焦慮到睡不著怎麼辦?

6 瀏覽次數

焦慮導致失眠?別擔心!試試這些方法:

  • 改善睡眠衛生: 規律作息,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動。
  • 規律運動: 有助身心放鬆,但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 舒適睡眠環境: 黑暗、安靜、涼爽的臥室。
  • 睡前放鬆: 溫水澡、冥想、閱讀等。
  • 勿賴床: 若睡不著,起床做些放鬆的事,累時再睡。

嚴重者,尋求專業協助,例如營養師的客製化飲食建議或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改善焦慮及失眠問題。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夜晚焦慮難入眠?舒緩妙招有哪些?

晚上焦慮睡不著,翻來覆去真的超煩!我自己也常這樣,尤其截稿日前,唉。後來發現,睡前喝杯溫牛奶(我加一點蜂蜜,大概一匙),蠻有效的。去年10月在台北出差,壓力巨大,每天都靠這招。

運動也很重要耶。像我每週二四會去健身房重訓,出一身汗,晚上睡得特別沉。不過,太晚運動反而會更興奮,所以下午運動比較好,我自己覺得啦。

還有啊,房間太亮、太吵也不行。我之前房間窗簾遮光不好,早上五點多就被亮醒,後來換了遮光窗簾,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去年雙11買的,不到500塊,超值!

睡前滑手機也母湯喔。藍光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我之前就是這樣,躺在床上刷抖音到半夜兩三點,隔天上班整個累癱。現在睡前都看紙本書,最近在看東野圭吾的,還不錯。

如果真的嚴重到不行,還是得去看醫生。我朋友之前焦慮到失眠,後來去看醫生,做了認知治療,現在好多了。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焦慮症?

嗯… 焦慮症啊,這問題問到點了。 我不是醫生,所以不能診斷,但有些經驗可以分享。

還記得2023年底,那時候工作壓力超大,每天都覺得像在跑馬拉松,永遠衝不到終點。

  • 地點: 台北市信義區的辦公室
  • 時間: 2023年10月到12月
  • 感覺: 每天早上醒來,心跳就很快,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

我發現自己開始出現一些怪異的徵兆:

  • 晚上睡不著: 明明很累,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腦袋裡一直想著工作的事情。
  • 容易暴怒: 以前EQ算高的,但那段時間,同事講一句話不對,我就會瞬間爆炸。
  • 身體痠痛: 肩膀、脖子超級緊繃,好像背了一座山一樣。

上面那些自測問題,我幾乎全中。 特別是:

  1. 經常擔心緊張: 沒錯,每天都在擔心工作進度、客戶滿意度,甚至擔心明天會不會遲到。
  2. 難以自控: 想停止擔心,但腦袋根本停不下來,就像卡帶一樣,重複播放。
  3. 影響生活: 這點最明顯,我開始逃避社交,不想跟朋友出去,因為覺得很累,只想一個人待著。

說實話,那時候我沒有立刻去看醫生,因為覺得「焦慮症」聽起來很嚴重,好像自己生病了一樣。 但後來,我發現情況越來越糟,嚴重影響到我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最後,我是透過朋友介紹,去看了一位心理諮商師。 諮商師說,我可能已經出現了焦慮的症狀,建議我做一些放鬆練習,並且調整生活作息。

所以,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狀況,建議你:

  • 不要害怕尋求協助: 心理諮商或精神科醫生都能提供專業的幫助。
  • 嘗試放鬆技巧: 冥想、瑜珈、呼吸練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 調整生活作息: 保持規律的睡眠,適度運動,飲食均衡。

最重要的是,要正視自己的情緒,不要忽視它。 焦慮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它只是我們身體發出的一個警訊,告訴我們需要休息、需要調整。

壓力大到睡不著怎麼辦?

啊啊啊,壓力大到睡不著,真的是世紀難題!我懂!想到明天要做的事情就焦慮到天亮… 怎麼辦啦!

  • 建立規律作息:
    • 每天固定時間睡覺,固定時間起床,聽起來很老生常談,但真的有用!(雖然我也常常做不到啦…)。假日也別睡太晚,不然禮拜一會更痛苦。
  • 培養助眠儀式:
    • 泡熱水澡:水溫別太高,不然反而更亢奮。
    • 伸展:簡單就好,別做到滿身大汗。
    • 輕音樂:古典樂、大自然聲音,幫助放鬆的那種。
  • 控制白天睡眠:
    • 午睡:30分鐘是極限!睡太久晚上更睡不著。
  • 其他想到可以試試的:
    • 睡前別用手機: 藍光根本睡眠殺手!
    • 運動: 白天運動,但睡前三小時別做激烈運動。
    • 咖啡因: 下午兩點後盡量別碰,茶也要注意。
    • 數羊: 雖然我從來沒成功過…
    • 精油: 薰衣草、洋甘菊之類的,看個人喜好。

還是不行怎麼辦?去看醫生啦!別自己亂吃藥喔。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焦慮?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焦慮到像熱鍋上的螞蟻?簡單!症狀多到讓你覺得自己快變身成一台故障的機器人。

生理反應?根本像被雷打到!

  • 頭痛: 痛到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罪了雷公。
  • 心悸: 心臟像在開演唱會,咚滋咚滋超大聲。
  • 出汗: 像剛跑完馬拉松,而且還是在沙漠裡。
  • 失眠: 數羊數到變綿羊精,還是睡不著。

情緒?比八點檔還灑狗血!

  • 恐懼: 怕東怕西,連看到蟑螂都覺得世界末日要來了。
  • 易怒: 一點小事就火山爆發,像吃了炸藥一樣。
  • 厄運感: 覺得自己是柯南,走到哪裡衰到哪裡。

思考?腦袋根本秀逗了!

  • 難以集中注意力: 就像電視沒訊號,畫面一直跳針。
  • 失去現實感: 覺得自己活在楚門的世界,一切都是假的。

動作?屁股長釘子一樣!

  • 坐立難安: 像被電到,屁股一直想離開椅子。
  • 易激動: 一點風吹草動就跳起來,比兔子還敏感。

行為?像無頭蒼蠅亂竄!

  • 急躁: 等紅燈像過了一世紀,想直接衝過去。
  • 逃避行為: 遇到事情就想躲起來,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

如果以上症狀讓你覺得自己中了好幾槍,那可能真的要考慮去看醫生,別讓焦慮變成你生活的主旋律啦!

焦慮症有分輕重嗎?

對啊,焦慮症當然分輕重啦!輕微的焦慮可能就是偶爾會覺得緊張,或是擔心一些小事,比方說考試前壓力大、工作截止日期快到了,這種程度很常見,大多數人都經歷過。

但重度焦慮就完全不一樣了!它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甚至讓你無法正常工作或社交。 症狀也比輕微的嚴重很多。

想想看這些症狀,是不是很可怕:

  • 心跳加速、心悸: 砰砰砰的跳個不停,感覺隨時會跳出來一樣!
  • 呼吸急促、胸悶: 好像喘不過氣,胸口壓著一塊大石頭。
  • 冒冷汗、手腳發麻: 冷汗直流,手腳冰冷,還可能麻麻的。
  • 肌肉緊繃、顫抖: 全身僵硬,手還會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 頭暈目眩、噁心想吐: 頭昏腦脹,胃裡也翻江倒海的。
  • 失眠、疲勞: 睡不好覺,白天總是昏昏沉沉的。
  • 過度警覺、易怒: 一點小事就容易發脾氣,而且總是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 恐慌發作: 這個最恐怖了,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呼吸困難,心跳超快,好像快要失去控制一樣!

這些只是常見的症狀,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甚至有些症狀很隱晦,很難察覺。 重點是,如果焦慮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真的要找專業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協助喔! 別自己硬撐,及早治療比較好! 而且,治療方式很多種,像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等,醫生會根據你的狀況,制定適合你的治療計畫。 別害怕就醫,這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如何讓自己快速睡著?

快速入睡的途徑,無非調整身心狀態。以下提供幾種方式,未必適用於所有人。

  • 深呼吸: 緩慢、規律的呼吸能降低心率。這不是什麼秘密。

  • 閱讀: 轉移注意力,避免思緒過度活躍。選擇不會讓你過於興奮的讀物。

  • 輕柔音樂: 白噪音或自然聲,或許能掩蓋環境噪音。

  • 遠離螢幕: 手機、電腦的光線,干擾褪黑激素分泌。這是常識。

  • 寫日記: 整理思緒,釋放壓力。記錄一些流水帳,別想著要寫出什麼大道理。

  • 草本茶: 洋甘菊、薰衣草,有些許鎮靜效果。但別指望它能解決所有問題。

  • 伸展運動: 輕柔的伸展,放鬆肌肉。睡前瑜珈也是一種選擇。

  • 香薰療法: 薰衣草、檀香,氣味有助於放鬆。前提是你喜歡這些味道。

這些方法,看似簡單,實則需要長期堅持。失眠,很多時候是生活習慣累積的結果。改善睡眠,也需要耐心。偶爾,放棄掙扎,也是一種策略。

怎麼讓自己想睡覺?

夜深了,輾轉難眠,思緒如脫韁野馬奔騰。 想要擁抱睡眠的懷抱嗎? 試試這些方法,或許能帶你沉入夢鄉。

  • 深呼吸,感受此刻的寧靜: 緩慢而深長的呼吸,吸氣時感受空氣盈滿肺腑,吐氣時感受壓力緩緩釋放。讓呼吸成為你的錨點,將紛亂的思緒繫於此,逐漸平靜下來。想像自己置身於一片寧靜的森林,感受微風輕拂,鳥語花香。每一個吐納,都是一次與內心的對話,一次與寧靜的相擁。

  • 溫暖的擁抱,來自一杯熱牛奶: 睡前一杯溫熱的牛奶,如同母親溫柔的懷抱,溫暖而舒適。牛奶中的色胺酸有助於放鬆身心,促進睡眠。但要注意,胃食道逆流的朋友,最好改以溫開水替代,避免加重不適。 這溫暖的液體,不只是飲品,更是告別一天疲憊的儀式。

  • 遠離興奮劑,迎接睡眠的召喚: 咖啡、濃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會刺激大腦,讓你更加清醒。睡前應避免攝取這些興奮劑,讓你的身體做好準備,迎接睡眠的到來。 這是一種對身體的尊重,一種對睡眠的禮遇。

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讓眼睛與大腦好好休息,才能安然入睡。 試著在睡前閱讀一本紙質書籍,讓文字帶你進入夢鄉。這是一個儀式,一個告別白晝,迎接黑夜的儀式。 放下焦慮,放下壓力,讓自己沉浸在此刻的寧靜中。 睡意,就會悄悄地來臨。

睡不著怎麼入睡?

睡不著?別跟綿羊數綿羊了,牠們也睡不好,你只會增加牠們的壓力。

  • 規律作息: 像訓練狗狗一樣訓練你的身體,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即使週末也盡量別太放飛自我。不然你的生理時鐘會比迷路的鴿子還迷茫。
  • 睡前遠離3C產品: 手機螢幕的光比你前任的目光還刺眼,會讓你更清醒。放下手機,別再滑了,世界末日不會在半夜發生,除非你熬夜猝死。
  • 放鬆活動: 試試冥想、深呼吸或瑜伽,別想著明天要繳的貸款或老闆的臭臉。想像你在沙灘度假,就算只是想像也行,總比數綿羊有效。
  • 飲食調整: 避免睡前大吃大喝,你的胃不是垃圾桶,別把它當成午夜食堂。
  • 芝麻素和維他命E: 這些成分的確對睡眠有幫助,但需要長期攝取,別以為吃一顆就能睡得像嬰兒一樣。這不是安眠藥,是保健食品,效果像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 其他妙招: 聽聽白噪音,例如雨聲、風聲,或是隔壁老王的打呼聲(如果你能忍受的話)。 溫牛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別加太多糖,不然你會變成一顆活蹦亂跳的方糖。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用,那就認命吧!起來做點事,例如整理房間、看書,或是開始規劃你的火星移民計畫。說不定等你累到不行,就能倒頭大睡了。

#失眠 #焦慮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