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有睡眠障礙?

7 瀏覽次數

長期睡眠品質差,如入睡困難、淺眠、多夢、夜尿頻繁或肢體抽動等,伴隨白天嗜睡、疲倦、頭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睡眠障礙並接受專業治療。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如何知道自己有睡眠障礙:辨識警訊,找回一夜好眠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壓力無所不在,睡眠問題也日漸普遍。許多人可能覺得偶爾失眠是正常的,不以為意,但長期累積下來,睡眠障礙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了解如何辨識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

要判斷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需要從睡眠本身日間清醒時的狀態兩方面觀察。

一、觀察睡眠本身:

  • 入睡困難: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然無法入睡,腦袋思緒不斷,感到焦慮煩躁。
  • 睡眠維持困難:容易醒來,且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即使睡著了,也經常淺眠、多夢,甚至感覺整夜都在做夢。
  • 過早醒來:比預定時間提早醒來,且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感到疲憊。
  • 睡眠呼吸中止:睡覺時打鼾聲很大,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狀況,早上起床後感到口乾舌燥、頭痛。身邊的人或許會注意到這些情況。
  • 夜間頻尿:一晚起來多次小便,影響睡眠的連續性。
  • 不寧腿症候群:在睡前或睡眠中,腿部會出現難以忍受的搔癢、刺痛或蠕動感,必須不斷移動才能緩解。
  • 週期性肢體抽動:在睡眠中,肢體會不自主地抽動,影響睡眠品質。

二、觀察日間清醒時的狀態:

  • 白天嗜睡:即使睡眠時間足夠,白天仍然感到疲倦、精神不濟,容易打瞌睡。
  • 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注於工作、學習或日常活動,記憶力也下降。
  • 情緒不穩定:容易感到煩躁、易怒、焦慮或憂鬱。
  • 頭痛:早上起床後經常感到頭痛。
  • 反應遲鈍:反應速度變慢,容易發生意外。
  • 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表現不如以往,容易出錯。
  • 社交退縮:因為疲倦或情緒不佳,而減少與他人互動。
  • 腸胃不適: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影響腸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多種情況,且持續時間超過數週,甚至數月,就應該警惕自己可能患有睡眠障礙。此時,切勿自行診斷或服用安眠藥,應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醫師會透過詳細的問診、睡眠日記、睡眠檢查(例如多導睡眠圖)等方式,找出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並提供適當的治療方案。治療方式可能包括改善睡眠衛生習慣、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等。

總結:

判斷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需要仔細觀察睡眠本身和日間清醒時的狀態,並留意持續時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重拾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要輕忽睡眠的重要性,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讓身心靈得到充分的休息。

#失眠 #睡眠品質 #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