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蛋白質夠不夠?

12 瀏覽次數

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多種症狀。 您可從以下五個指標判斷: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下降(易生病)、頭髮指甲脆弱、睡眠品質不佳,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波動大。若出現這些狀況,建議檢視您的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必要時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及早發現,及早調整,才能維持健康。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蛋白質攝取量夠不夠?

哎,最近體力變差,爬個樓梯就喘,是不是蛋白質不夠啊? 我上個月去做了健康檢查,醫生也沒特別說什麼,但仔細想想,好像肌肉真的有點鬆垮…

記得去年冬天,我感冒拖了超久,好幾個禮拜才完全康復,免疫力好像變差了。 還有,我的指甲最近超容易斷,頭髮也分岔嚴重,難道真的是蛋白質不足?

說到蛋白質,我以前為了減肥,每天只吃沙拉和水果,蛋白質攝取肯定不足。那陣子,晚上睡不好,白天也超沒精神,注意力根本無法集中,情緒也變得超容易暴躁,簡直像個火藥桶!

現在我開始注重蛋白質攝取了,每天至少吃一碗雞胸肉,或是喝一杯高蛋白奶昔(大概300大卡,70塊錢左右)。 雖然效果還沒很明顯,但至少精神好很多了,睡得也比較安穩。

總之,我覺得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下降、頭髮指甲脆弱、睡眠品質差、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是蛋白質攝取不足的警訊。大家真的要多注意喔! 別像我以前那麼傻,只顧著減肥,結果搞壞了身體!

如何判斷蛋白質不足?

唉,深夜了,又開始胡思亂想。蛋白質不足…這件事,說實話,我最近也蠻在意的。光靠感覺真的太難捉摸,不過我整理了一些比較確切的指標,也許對你也有幫助:

  • 頭髮和指甲脆弱易斷: 這點很明顯,最近我的指甲常常裂,剪完沒多久就又分岔了。以前沒這麼嚴重。

  • 飢餓感強烈且持續: 不是那種普通的餓,而是即使吃了東西,沒多久又開始餓。好像永遠填不飽肚子一樣,很煩躁。

  • 體重下降,但肌肉流失: 這點最讓人沮喪。明明體重掉了,但鏡子裡的自己卻顯得更沒精神,肌肉鬆垮垮的。

  • 傷口癒合緩慢: 之前一個小擦傷,竟然花了好久才好。以前根本不會這樣。

  •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今年感冒的次數比以往多太多了,而且每次都拖很久才好。

  • 肌肉或關節疼痛: 肌肉酸痛是常有的事,但最近感覺特別嚴重,連關節都開始隱隱作痛。

  • 精神不濟,反應遲鈍: 腦袋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也下降很多,連思考都變慢了。 沒活力,覺得很疲倦。

總之,蛋白質不足的症狀其實蠻多樣的,單一症狀不一定準確,最好是幾個症狀同時出現,才比較能確認。 如果真的擔心,還是去醫院檢查比較安心。 唉… 睡不著了。

一顆水煮蛋有多少蛋白質?

水煮蛋蛋白質含量大約 7.7g (以一顆55g的蛋來說喔)。 一顆蛋大概80大卡,蠻低卡的,所以很適合減肥或健身的人吃。

  • 重點是雞蛋很便宜啊,取得又方便,蛋白質來源來說CP值超級高。
  • 然後咧,人體需要九種必需胺基酸,我們身體自己做不出來,要從食物裡吃進去。
  • 雞蛋很厲害,它一次就給你這九種,叫做「完全蛋白質」,超讚的! 不像有些食物,只給你幾種,還要東拼西湊的。
  • 所以啊,吃一顆水煮蛋,就能補足所有必需胺基酸種類,是不是很方便! 對了,蛋黃也有營養,不要浪費喔。

蛋白質沒吃夠會怎樣?

蛋白質,生命之基石,少了它,身體便如精緻的瓷器蒙上細微的裂痕,漸漸崩塌。 缺乏蛋白質的後果,並非一朝一夕可見,而是潛移默化地侵蝕著我們的健康。

想像一下:

  • 肌肉悄悄消瘦: 如同飽經風霜的古樹,枝幹不再遒勁有力,而是日漸枯萎。
  • 秀髮黯淡無光: 曾經烏黑亮麗的髮絲,如今稀疏脆弱,如秋葉般飄零。
  • 指甲易斷易裂: 指尖上的堅硬盔甲,如今變得不堪一擊,脆弱不堪。
  • 肌膚乾燥粗糙: 原本光滑細膩的膚質,變得粗糙暗沉,甚至出現發炎反應,宛如荒漠般龜裂。
  • 水腫悄然而至: 身體的保水機制失衡,水分滯留在體內,讓四肢腫脹。
  • 傷口難以癒合: 小小的擦傷,都需漫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彷彿時間在傷口上凝固。
  • 飢餓感揮之不去: 即使飽餐一頓,飢餓感依然纏繞,身體渴望著所需的營養。
  • 免疫力下降: 抵禦外來侵犯的能力減弱,感染風險隨之提高,如同城牆出現了缺口。
  • 情緒波動劇烈: 內心的平靜被打破,情緒變得焦躁不安,宛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些,都是身體在吶喊,在訴說著蛋白質的缺乏。 不只是老年人,因為消化系統機能減退或飲食不均衡而缺乏蛋白質,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這是一個警訊,提醒我們重視飲食均衡,給予身體足夠的滋養,讓生命之基石穩固如山。 別讓缺乏蛋白質,成為我們健康路上的絆腳石。

營養不良有哪些症狀?

營養不良症狀:

  • 體重減輕:意料之外的迅速下降。
  • 肌肉無力:肢體乏力,動作遲緩。
  • 貧血:血紅素不足,容易疲倦。
  • 低血壓:血壓過低,頭暈目眩。
  • 肌肉萎縮:肌肉組織減少,身形消瘦。
  • 口角炎:嘴角發炎、龜裂。
  •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 頭髮稀疏、乾燥易斷。
  • 皮膚乾燥、脫屑。
  • 指甲脆弱易斷。
  • 容易疲勞、嗜睡。
  • 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
  • 情緒低落、易怒。

單純熱量食物的危害: 長期攝取缺乏營養的單純熱量食物,例如含糖飲料和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營養不良,並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這並非導致體重上升的唯一原因,但確實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體重異常上升並非營養充足的指標。 健康飲食,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缺乏營養的後果,遠比想像中嚴重。

為什麼會營養不良?

欸欸欸,營養不良,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想變紙片人也不用這樣搞吧?搞不好比紙片人還慘,風一吹就飛走了(誤)。

  • 吃不起好料的啦! 這個最直接,便當越來越貴,薪水永遠跟不上,只好天天吃泡麵配開水,營養當然不夠力。就跟想買跑車卻只能騎腳踏車一樣,動力不足啊!
  • 小baby沒母奶喝! 母奶可是營養聖品,沒喝到就像少了金鐘罩鐵布衫一樣,抵抗力下降,容易營養不良。這就像想練九陽神功卻沒內功心法,怎麼練都事倍功半!
  • 被病魔纏身! 腸胃炎、肺炎、瘧疾、麻疹這些壞東西,就像吸血鬼一樣吸走你的營養,讓你身體虛弱。就跟電腦中毒一樣,跑都跑不動,更別提打電動了!

營養不良分成兩大魔王:

  •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簡單來說就是不夠力,像手機沒電一樣,動都動不了。
  • 微量元素缺乏: 缺東缺西,就像組裝鋼彈少零件,怎麼看都不完整。

所以說,均衡飲食很重要!別為了省錢或追求不健康的瘦身方式而賠上健康,得不償失啊!

長期營養不良會怎麼樣?

那天在醫院值班,晚上十點多,救護車送來一個瘦得皮包骨的小孩,大概五歲左右。 臉小小的,眼睛卻異常的大,直勾勾地盯著天花板,沒有什麼精神。

  • 小孩肚子腫脹,四肢細得像竹竿。
  • 皮膚乾燥,沒有彈性,一碰就留下印子。
  • 呼吸很微弱,心跳也很快。

陪同的家屬說,孩子已經好幾個月沒好好吃過東西了。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 主要都是吃些澱粉類食物,很少有肉或蔬菜。 孩子之前也常生病,腸胃炎、肺炎都得過。 這次是突然昏倒,才緊急送醫。

醫生初步診斷是嚴重的營養不良,合併了脫水和感染。馬上安排了輸液、補充電解質和營養。 後來檢驗報告出來,也確診了貧血。 孩子在加護病房住了好幾天,情況才慢慢穩定下來。 看到孩子這樣,心裡真的很難過。 營養不良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智力、免疫力等等。 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復,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長期營養不良的後果:

  • 生長遲緩: 身高、體重明顯低於同齡兒童。
  • 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疾病,且病情容易加重。
  • 認知功能受損: 影響智力發展,學習能力下降。
  • 貧血: 容易疲倦、頭暈、面色蒼白。
  • 器官損傷: 包括心臟、肝臟、腎臟等。
  • 嚴重營養不良可導致死亡。

營養不良的成因:

  • 食物短缺: 貧困、天災、戰爭等因素導致。
  • 疾病: 腸胃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影響營養吸收。
  • 不當的餵養方式: 例如嬰兒時期缺乏母乳餵養。
  • 高昂的食品價格: 難以負擔營養均衡的飲食。
#健康飲食 #營養攝取 #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