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症狀要看身心科?

10 瀏覽次數

壓力大到難以入眠、思緒混亂嗎?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甚至有自傷念頭?或者出現心悸、腸胃不適等查不出原因的身體症狀?這些都是身心科可能處理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壓力山大?身體怪怪的?別忽視,可能是身心科的求救訊號!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無所不在,許多人默默承受著巨大的身心負擔,卻遲遲不肯尋求專業協助。 我們常將壓力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輕忽其對身心健康的潛在威脅。 然而,當壓力演變成疾病的徵兆時,就必須正視,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才能及時止損,重拾健康與快樂。

那麼,什麼樣的症狀需要考慮就診身心科呢? 並非只有明顯的精神疾病才需要求助,許多看似尋常的症狀,都可能是身心症狀的表現,例如:

一、睡眠與情緒的困擾:

  • 難以入睡或睡眠品質極差: 單純的失眠,可能是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導致;但若失眠持續數週甚至數月,伴隨著焦慮、憂鬱等情緒,則需要提高警覺。 夜不成寐,白天精神萎靡,影響工作、學業及人際關係,更需積極尋求協助。
  • 情緒低落、持續悲觀: 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持續感到憂鬱、絕望,甚至有輕生念頭,絕非一時的低潮,需要專業評估。 這不僅是情緒問題,更可能是一種疾病的表現。
  • 焦慮不安、恐慌發作: 持續性的焦慮,讓您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冒汗,甚至出現恐慌發作,這些都可能是焦慮症的徵兆。 生活受到嚴重干擾,甚至害怕出門,都應儘快尋求治療。
  • 情緒波動劇烈: 情緒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容易暴怒或哭泣,也需要小心觀察,因為這可能是情緒疾患的表現。

二、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

許多身心症狀會以身體症狀來表現,讓患者誤以為是身體器官出了問題,卻在做了各種檢查後,仍查不出原因。 這類症狀包括:

  • 慢性疼痛: 持續性的頭痛、背痛、胃痛等,經過一般醫療檢查卻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可能與壓力、焦慮等心理因素有關。
  • 腸胃不適: 經常性腹瀉、便秘、胃脹氣等,這些症狀也可能與壓力、焦慮等情緒有關。
  • 心悸、胸悶: 沒有心臟疾病,卻經常感到心悸、胸悶,呼吸急促,也可能是身心症狀的表現。
  • 不明原因的疲勞: 持續性的疲勞,即使充足睡眠也無法改善,且伴隨其他情緒或身體症狀,應考慮是否為身心疾病。

三、其他警訊:

  • 食慾改變: 暴飲暴食或厭食。
  • 社交退縮: 避免與人互動,變得孤僻。
  • 注意力不集中: 難以專注於工作或學習。
  • 思考混亂: 思緒不清,難以組織言語。
  • 自傷或自殺念頭: 這是最嚴重的警訊,務必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切勿輕忽這些症狀! 及早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透過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身心健康同等重要,別讓壓力吞噬您的生活,請勇敢向專業人士求助,讓自己重拾光明與希望。 記住,尋求協助並不是軟弱,而是勇敢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失眠 #憂鬱症 #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