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壓力太大會怎樣?

11 瀏覽次數

壓力過大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生理反應包括肌肉緊繃、頭痛、消化不良、心跳加速、睡眠紊亂等。行為方面則可能出現食慾改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甚至出現吸煙、酗酒、藥物濫用或自殘等危險行為。 及時尋求協助,例如諮商或醫療協助,舒緩壓力至關重要,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更可能引發身心疾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壓力過大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唉,壓力大起來真的要命!去年十月,我為了趕一個案子,每天加班到凌晨兩點,那陣子簡直是身心俱疲。每天早上起床,脖子跟肩膀都僵硬到不行,頭痛欲裂是家常便飯,胃也開始鬧脾氣,常常燒心。晚上睡覺更是噩夢,不是淺眠就是失眠,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

那時候我還變得超暴躁,一點小事就容易發火,跟朋友聚會也提不起勁,只想一個人躲起來。記得有一次,跟客戶開會時,我竟然當場手抖到差點把咖啡潑出去,超級丟臉!後來去看了醫生,醫生說我是典型的壓力過大,還開了舒緩壓力的藥給我。

後來我調整了工作方式,也開始練習瑜珈和冥想,情況才慢慢好轉。 真的別小看壓力,它會讓你頭痛、肌肉緊繃,甚至影響到你的胃口和睡眠。 我深刻體會到,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引發各種身體不適,甚至精神上的問題。 所以,別等到身體亮紅燈才重視,及早調整生活步調,真的非常重要!

壓力大會造成:肌肉緊繃、頭痛、肩頸痠痛、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腸胃不適、失眠或嗜睡。行為方面可能出現:食慾改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菸酒過量、藥物濫用、自殘行為。

壓力太大會有憂鬱症嗎?

壓力與憂鬱症確實高度相關。持續處於高壓狀態下,會影響大腦運作,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 神經損傷:長期壓力會損害海馬迴神經元,影響學習、記憶和情緒調節。人生啊,不就是不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嗎?這部分受損,難怪會影響心情。

  • 激素失調:壓力會導致皮質醇等壓力激素持續升高,擾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這些都與情緒息息相關。想想看,體內的化學工廠失衡了,情緒怎能不受影響?

  • 情緒障礙:持續的壓力會讓人感到疲憊、焦慮、易怒,甚至出現絕望感。這些負面情緒若持續累積,就可能發展成憂鬱症。

  • 行為困擾:壓力也可能導致睡眠障礙、食慾改變、社交退縮等行為問題,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形成惡性循環。

  • 疾病觸發:壓力並非憂鬱症的唯一成因,但它如同催化劑,可能誘發潛在的憂鬱症狀,或加重已有的病情。 有時候,壓力的存在就像一根稻草,壓垮了原本就搖搖欲墜的駱駝。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不同,有些人即使面對巨大壓力也能保持心理健康,而有些人則較為脆弱。 了解自己的壓力閾值,並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例如正念、運動、充足睡眠等,才能在壓力來臨時,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走向憂鬱的深淵。

壓力大會有哪些症狀?

半夜睡不著,壓力真的好大。

  • 呼吸變得好淺,有時候甚至覺得吸不到氣。
  • 肌肉常常是緊繃的,肩膀跟脖子像石頭一樣硬。
  • 眼睛也好累,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度數是不是又要加深了?

還有…

  • 晚上躺在床上,腦袋還是停不下來,翻來覆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又一直做噩夢。
  • 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連喜歡的事情都覺得好累。
  • 晚上睡覺會磨牙,早上起來下巴都好痠。

真的…好想放鬆。

壓力過大有什麼症狀?

壓力大的時候,我真的超級有感。大概從去年開始,工作量爆增,每天都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先說身體吧,最明顯的就是頭痛,那種悶悶的痛,有時候還會延伸到脖子,搞得我整個人都僵硬到不行。

  • 頭痛: 不是那種偶爾的偏頭痛,是持續性的悶痛。
  • 胃痛: 以前我可是鐵胃,現在三不五時就胃食道逆流,吃什麼都不舒服。
  • 睡眠: 以前躺下去就睡著,現在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裡還在想工作的事情,超痛苦。

我記得有一次,週末好不容易可以放鬆,想說去按摩一下,結果按摩師才按到我的肩膀,就說我的肌肉硬得跟石頭一樣。然後那天晚上,我還是失眠了,躺在床上數綿羊,數到天亮。

心理上,我變得很容易焦慮,一點小事就讓我緊張得要命。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很喜歡的事情,現在都覺得提不起勁。

  • 焦慮: 常常覺得事情做不完,時間永遠不夠用。
  • 提不起勁: 以前假日喜歡跟朋友出去玩,現在只想待在家裡耍廢。
  • 食慾: 壓力大的時候,有時候會暴飲暴食,想用食物來紓壓,但吃完又更後悔。

還有一次,因為工作上的失誤,被老闆唸了幾句,我竟然在辦公室哭了出來,真的覺得自己超沒用的。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些都是壓力過大的警訊。現在我開始學著放慢腳步,試著找出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希望可以擺脫這種被壓力追著跑的日子。

女生壓力大會怎樣?

去年十月,我朋友小美,三十歲,是個設計師,突然倒下。那時候她正趕一個重要的案子,每天加班到凌晨兩點是常態,週末也幾乎都在工作室。 她倒下那天,是客戶臨時要求修改設計稿的隔天,我接到她媽媽的電話,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住院後,醫生診斷是急性胃潰瘍,嚴重貧血,還伴隨失眠和焦慮症狀。 醫生說,長期壓力過大,飲食不規律,作息紊亂,是主要原因。 小美住院期間,我每天都會去看她,她臉色蒼白,瘦得讓人心疼。 她說,她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但就是停不下來,總覺得事情做不完。

醫生給小美的建議:

  • 調整生活作息:規律睡眠,至少睡滿七小時。
  • 改善飲食習慣:三餐正常,多攝取蔬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 尋求專業協助:心理諮商,幫助她舒緩壓力。
  • 適度運動:例如瑜伽或散步,幫助釋放壓力。
  • 學習拒絕:懂得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保護自己。

小美出院後,雖然身體狀況好轉,但明顯變得很謹慎,不再像以前那樣拚命工作。 她開始學習瑜珈,也開始和朋友們定期聚會,減少加班時間。 她說,那段住院的日子,讓她深刻體會到健康的可貴。

曾碧娟副院長的說法,在我朋友身上得到了印證。女性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確容易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我認為,社會應該更重視女性的身心健康,不要只看到她們的堅強,而忽略她們內心的脆弱。

小美的經歷讓我想到,女性的壓力不只是來自工作,還有來自家庭、社會的各方面期待。 這是一個需要被更多人關注的問題。

#壓力過大 #焦慮症 #身心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