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牙齦萎縮?

19 瀏覽次數

牙齦萎縮是指覆蓋牙根的組織流失,視覺上牙齒會變長、牙縫變大,甚至牙根外露。食用冷熱酸甜食物時,可能感到牙齒敏感痠痛;刷牙時也可能感到不適,甚至牙齦發炎出血。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好的,這是一篇關於如何判斷自己牙齦是否萎縮的文章,避免與網路常見內容重複,以台灣口語化的風格呈現,並確保資訊正確且易於理解。

蛤?我的牙齦是不是縮水了?幾個跡象告訴你

有沒有覺得,最近照鏡子的時候,牙齒好像變長了?或是吃冰淇淋的時候,突然牙齒一陣痠痛?小心喔!這很可能代表你的牙齦正在跟你Say Goodbye,也就是所謂的「牙齦萎縮」!

牙齦萎縮,顧名思義,就是原本應該包覆牙齒根部的牙齦組織,開始往後退,露出更多牙齒的表面,甚至是牙根。這不只影響美觀,更可能帶來一連串的口腔問題。但要怎麼知道自己的牙齦是不是真的在「縮水」呢?別擔心,以下幾個跡象可以幫你初步判斷:

1. 牙齒變長了!視覺上的長度增加

這是最明顯的指標。仔細觀察你的牙齒,尤其是下排門牙。如果感覺牙齒的長度跟以前比起來,明顯變長,露出更多牙齒表面,那就要注意了。以前笑起來可能只露出牙齒的一小部分,現在卻露出了更多的牙齒甚至牙根,這就是牙齦萎縮的警訊。

2. 牙縫越來越大,可以塞更多菜渣!

牙齦萎縮會讓原本被牙齦填滿的牙縫變得更大,甚至出現黑三角。這不只讓食物更容易卡在牙縫裡,也讓牙齒看起來不夠緊密,影響笑容美觀。如果你發現用牙線清潔牙齒時,牙縫變得比以前更寬,更容易深入清潔,這也可能是牙齦萎縮的徵兆。

3. 吃冰、喝熱湯,牙齒就開始鬧脾氣!

牙齒的根部其實沒有牙釉質保護,一旦牙齦萎縮,露出牙根,牙齒對冷、熱、酸、甜的刺激就會變得非常敏感,容易感到痠痛不適。以前可以大口吃冰淇淋,現在卻只能淺嚐即止?那就表示牙齦可能正在「逃跑」!

4. 刷牙變成一種酷刑,牙齦出血又紅腫!

健康的牙齦是粉紅色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如果你的牙齦顏色變得紅腫,刷牙時容易出血,甚至輕輕一碰就感到疼痛,那很可能是因為牙齦發炎。長期的牙齦發炎,是導致牙齦萎縮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牙根直接跟你打招呼!

這是最嚴重的狀況。如果你的牙齦萎縮已經相當嚴重,可以直接看到牙齒的根部,甚至摸到粗糙的牙根表面,那表示你的牙齦萎縮已經相當嚴重,必須盡快尋求牙醫的協助。

發現牙齦萎縮,該怎麼辦?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的跡象,建議盡快尋求牙醫的專業診斷。牙醫會透過檢查,確認你牙齦萎縮的程度,並提供合適的治療建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牙齦萎縮,保護你的牙齒健康,避免更嚴重的口腔問題發生。

記住,牙齦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多關心自己的牙齒和牙齦,才能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笑起來也更自信!

#口腔健康 #牙齒檢查 #牙齦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