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災雇主要付薪水嗎?

30 瀏覽次數

職災期間,雇主有義務提供公傷病假給員工,並按原工資補償無法工作期間的薪水。此期間視為休養,不影響年終獎金和晉薪機會。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職災,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詞彙,它不僅代表著身體上的創傷,更可能帶來經濟上的困境。許多人疑惑:發生職災後,雇主到底要不要付薪水?答案是:要!而且是依法必須支付。

一般大眾對於職災補償的認知往往模糊不清,許多人誤以為只要向勞工保險局申請理賠就夠了,事實上,這只涵蓋了醫療費用以及部分的失能給付等,並不足以完全彌補職災造成的薪資損失。 勞工保險固然是職災保障的重要一環,但它與雇主應負的責任並非互斥,而是相輔相成。

法律明文規定,職災期間,雇主有義務提供公傷病假(或稱職災假)。這可不是普通的病假,而是法律賦予勞工的權利,保障勞工在職災康復期間的基本生活所需。 這段期間,雇主必須按原工資支付薪水,也就是說,你原本領多少,職災期間就領多少,不會因為你無法工作而減少薪資。 這份薪資的給付,並非來自勞工保險,而是雇主應盡的法定義務。

更重要的是,這段職災休養期間,被視為是「休養」,而不是「曠職」或「請假」。因此,你的年終獎金、晉薪機會等,都將不受影響。 這意味著,職災雖然不幸,但至少在薪資及職涯發展上,你不會因此而蒙受額外的損失。

然而,現實情況中,仍然存在一些雇主試圖規避責任的情況。例如,以各種理由刁難勞工申請職災給付,或暗示勞工放棄部分權益以換取快速處理等。 在此,我們必須強調,勞工的權益受法律保護,雇主任何違反相關法規的行為,都應積極向勞工主管機關檢舉。 積極維護自身權益,才能讓惡意規避責任的雇主付出代價,也才能真正保障勞工的權益。

總而言之,職災期間雇主必須支付薪資是天經地義的。 勞工應了解自身的權利,並在發生職災時,積極向雇主以及相關單位尋求協助,保障自身應得的權益,避免因職災而陷入經濟困境。 別讓職災成為你人生的二度傷害。

#勞工 保險 #職災 薪水 #雇主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