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失明可以申請殘障手冊嗎?

19 瀏覽次數

單眼全盲,即使另一眼視力矯正後達0.8,仍無法符合現行身心障礙鑑定標準申請身心障礙證明。法規規定優眼視力需在0.4以下方可申請。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單眼失明,殘障手冊申請之路:迷途羔羊的吶喊

「醫生,我的左眼完全看不見了……」這句話,對許多人而言,可能是人生的巨大轉捩點。伴隨而來的,不只是視覺世界的缺失,還有社會制度的重重考驗。許多單眼失明的朋友,抱持著一絲希望,想要申請身心障礙證明,卻在法規的冰冷條文前,遭遇了挫折與迷惘。

本文要探討的,正是單眼全盲個案申請殘障手冊的可能性。許多人,甚至是部分醫療專業人員,都存在著誤解。網路上流傳著許多資訊,但資訊真偽難辨,更讓求助者心慌意亂。因此,我們必須釐清一個關鍵:單眼全盲,即使另一眼視力矯正後達0.8,現行法規下,確實無法申請身心障礙證明。

這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擊碎了許多單眼失明者的期盼。法規明確規定,申請身心障礙證明,需符合「視覺障礙」類別的鑑定標準,而該標準著重於「最佳矯正視力」。即使你的優眼視力良好,只要你的劣眼完全失明,你的視力仍然不被認定為符合身心障礙的標準。換句話說,法規並未考量到單眼失明的空間感、深度知覺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不便。

這項規定,看似冰冷、缺乏彈性,但背後卻反映著鑑定標準的制定邏輯。或許,制定者考量的是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以及鑑定標準的一致性。然而,忽略了單眼失明者所面臨的獨特困境,顯然是不合理的。

單眼失明者在生活中,往往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

  • 深度知覺的困難: 判斷距離、高度,容易發生意外。
  • 視野受限: 缺乏立體視覺,在駕駛、運動等方面受到限制。
  • 容易產生疲勞: 優眼需要更努力地工作,容易導致眼部疲勞及頭痛。
  • 心理層面的影響: 失去一隻眼睛,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和自卑感。

這些困境,並非單純以「優眼視力」的數字就能夠完全衡量。因此,現行的鑑定標準,顯然有其不足之處。

我們期盼,未來相關法規能更貼近民眾需求,考量單眼失明者實際的日常生活困境,並建立更完善的評估機制,而非僅僅依靠單一的「最佳矯正視力」數據來決定申請資格。或許,可以考慮納入視覺功能評估、生活功能評估等多元評量指標,更全面地考量單眼失明的影響,讓身心障礙鑑定制度更趨完善,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單眼失明的困境,不該被輕忽。我們需要更多社會的關注與支持,讓這些「迷途羔羊」找到屬於他們的光明之路。 這不僅僅是修改法規的問題,更是需要社會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包容、更友善的環境。

#單眼失明 #殘障手冊 #申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