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後多久能進食?
全身麻醉後,我的胃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工作?——淺談麻醉後恢復飲食
手術結束,從麻醉中甦醒,除了身體的些微不適,另一個讓人關心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畢竟,空著肚子的感覺並不好受,尤其是經歷了一場手術之後,更渴望補充能量。
全身麻醉會暫時抑制我們的腸胃蠕動,讓消化系統進入「休眠」狀態。因此,麻醉後立刻進食,食物容易堆積在胃裡,無法消化,嚴重時可能引發噁心、嘔吐,甚至吸入性肺炎等危險併發症。所以,麻醉後的飲食恢復需要循序漸進,並且密切觀察身體的反應。
普遍來說,麻醉藥效消退後,醫護人員會先評估病人的意識狀態、呼吸及血壓等 vital signs。如果一切穩定,通常會先給予少量清水測試,觀察是否有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如果沒有問題,大約 30 分鐘後,可以再嘗試少量飲用清流質,例如:糖水、運動飲料等,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然而,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恢復速度也會有差異。有些病人可能因為手術種類、麻醉時間長短、個人體質等因素,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腸胃功能。如果術後出現持續性的噁心、嘔吐,則需要暫停進食,並告知醫護人員,以便調整後續的飲食計畫。
除了觀察嘔吐反應,醫護人員也會評估病人的排氣狀況。排氣代表腸胃蠕動已恢復正常,可以開始進食半流質食物,例如:稀飯、米湯、布丁等。接著,再逐步過渡到軟質食物,最後恢復正常飲食。
值得注意的是,下床活動前也需要特別小心。麻醉藥物可能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也就是突然改變姿勢時,血壓驟降,導致頭暈甚至昏厥。因此,下床前務必先在床邊坐著五分鐘,讓身體適應,避免跌倒的風險。
總而言之,麻醉後的飲食恢復需要耐心和細心。切勿因為飢餓而操之過急,務必遵循醫護人員的指示,循序漸進地恢復飲食,才能確保身體的順利康復。別忘了,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獲得最完善的照護,讓您安心地迎接手術後的恢復旅程。
#術後飲食 #進食時間 #麻醉恢復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