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等於幾cc?

65 瀏覽次數

一碗水的容量約為 250 毫升。一般家庭常見的飯碗,一碗水約為這個量。因此,若水煎煮出 8 分碗 [200 毫升] 藥液,表示約需要 4 碗水的份量。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一碗水,幾cc?談談台灣人廚房裡的度量衡

「一碗水」是多少cc?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藏著台灣特有的廚房智慧。250 毫升,這個數字常被引用,卻未必能完整詮釋台灣家庭的「一碗水」。它像個約定俗成的默契,在世代傳承的烹飪經驗中,展現出彈性與實用性。

的確,市面上販售的量杯會告訴你,標準的一碗是250毫升。但走進台灣的廚房,你會發現,所謂的「一碗」,其實是個充滿變數的概念。從阿嬤珍藏的古董瓷碗,到現代簡約的日式飯碗,大小深淺各有不同。盛裝的「一碗水」,自然也會有差異。

老一輩的台灣人,烹飪很少精確到毫升。他們靠的是經驗和目測,憑感覺抓取食材的份量。「一碗水」對他們來說,不是僵化的數字,而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例如食譜上寫著「一碗水」,實際操作時,可能指的是家中慣用的那個飯碗盛滿水的量。這個量,或許是200毫升,或許是300毫升,甚至更多。重點不在於精確的毫升數,而在於維持食材之間的比例。

這種彈性,也體現在「八分碗」的概念上。文中提到水煎藥需八分碗(200毫升)的藥液,需要約四碗水。這其實隱含著水分蒸發的考量。而這「四碗水」,指的並非精確的1000毫升(4 x 250毫升),而是預估足夠煎煮出所需藥液的水量,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阿嬤可能會叮嚀:「水滾了之後,看看藥材的狀況,如果水太少,就再添半碗。」 這「半碗」又是多少?全憑經驗判斷。

現代廚房裡,量杯、電子秤等工具越來越普及,精確測量成為可能。然而,「一碗水」的概念依然存在,它代表的不僅是容量,更是台灣人代代相傳的烹飪文化。它提醒我們,料理不只是科學,也是一種藝術,一種人與食材的互動。在追求精確的同時,不妨也保留一些彈性,讓廚房充滿更多人情味。

回到最初的問題,「一碗水」究竟是幾cc?答案或許是250毫升,也可能是其他數字。更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後蘊含的文化意涵,以及台灣人在廚房裡的靈活與智慧。下次當你看到食譜上的「一碗水」,不妨想想,它代表的,不只是一杯水的容量,更是台灣廚房裡,那充滿人情味的度量衡。

#容量 #水量 #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