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可以驗出糖尿病嗎?

7 瀏覽次數

沒錯,驗血可以診斷糖尿病。常見方式包含檢測空腹血糖,若兩次以上超過126 mg/dl,或糖化血色素超過6.5%,搭配空腹血糖超標,即可確認罹患糖尿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驗血,是診斷糖尿病最關鍵的一環,然而,這句話背後隱藏著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細節,絕非簡單的「驗血就能驗出」這麼片面。 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說明驗血如何幫助診斷糖尿病,並釐清常見的迷思。

是的,透過抽血檢測,我們可以有效診斷糖尿病。 但「驗血」涵蓋了多種檢測項目,並非單一指標就能定論。最常用的方法確實包括空腹血糖測試及糖化血色素檢測,但其結果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及醫師的專業判斷,才能做出最終診斷。

空腹血糖測試 (FPG): 這是最基礎且常見的糖尿病篩檢方式。受檢者需要在禁食8-12小時後抽血檢測血糖濃度。若空腹血糖值兩次以上都超過 126 mg/dl,則高度懷疑罹患糖尿病。然而,單憑一次空腹血糖值超標,並不足以確診。身體狀況、壓力、藥物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血糖值短暫偏高,因此需要重複檢測以排除干擾因素。

糖化血色素 (HbA1c): 這項檢測更能反映過去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控制狀況。 HbA1c 值代表紅血球上附著的葡萄糖比例,數值越高,表示長期血糖控制越差。若 HbA1c 值超過 6.5%,且同時符合其他診斷標準(例如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GTT結果異常),則可診斷為糖尿病。 HbA1c 檢測不受禁食限制,更方便且能更全面地評估血糖控制情況,但仍無法完全取代空腹血糖測試。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OGTT): 此測試較為繁瑣,通常用於懷疑糖尿病但空腹血糖值未達診斷標準的個案。受檢者需要先禁食,然後喝下高濃度葡萄糖溶液,之後在特定時間點抽血檢測血糖值。 透過觀察血糖值的變化,可以更精確地評估胰島素分泌功能及葡萄糖耐受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單純的驗血結果並非糖尿病診斷的唯一依據。 醫師會綜合考量病史、症狀(例如多尿、多飲、體重減輕等)、家族病史以及其他相關檢測結果,例如尿液檢查等,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有些人在空腹血糖值略高於正常值,但尚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則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糖耐量異常」,這代表著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提高,需要積極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及減重等,並定期追蹤血糖變化,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總而言之,驗血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工具,但並非萬能的。 它需要結合專業醫師的臨床判斷,才能得到最精確且全面的診斷結果。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預防,才是遠離糖尿病的最佳途徑。

#健康 #糖尿病 #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