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一定要空腹8小時嗎?

23 瀏覽次數

抽血不一定都要空腹,但部分檢驗易受飲食影響,影響醫師判讀。請務必遵照檢驗單指示的空腹要求,通常是8-12小時,期間盡量避免飲水,若口渴可小口潤喉。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抽血,對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從例行健康檢查到疾病診斷,它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圍繞著抽血,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流傳,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抽血一定要空腹八小時」了。這個說法究竟是金科玉律,還是以訛傳訛呢?

答案是:並非所有抽血項目都要求空腹。雖然許多檢驗確實需要空腹,但並非一概而論,硬性規定所有抽血都必須空腹八小時,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甚至延誤病情。

為什麼有些抽血項目需要空腹呢?這是因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例如葡萄糖、脂肪、胺基酸等,在進入人體後會被吸收進入血液,進而影響血液中某些指標的濃度。例如,進食後血糖會升高,如果此時進行血糖檢測,結果必然會高於空腹狀態,造成醫師誤判,以為血糖控制不良。同樣的,血脂也會受到飲食影響,空腹抽血才能準確反映血脂的真實水平。

那麼,哪些項目需要空腹呢?常見需要空腹的抽血項目包括: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肝功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鹼性磷酸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腎功能(肌酸酐、尿素氮)、尿酸等等。這些指標都容易受到飲食影響,因此需要空腹抽血才能獲得準確的結果。

然而,並非所有抽血項目都受飲食影響。例如,血常規、甲狀腺功能、腫瘤標記、血型檢測等,通常不需要空腹。有些情況下,即使是需要空腹的項目,在急診或特殊情況下,醫生也會根據病情需要,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需要立即抽血,而不必拘泥於空腹與否。

一般來說,如果檢驗單上註明需要空腹,通常指的是空腹8-12小時,期間最好避免進食任何食物,包括糖果、餅乾、飲料等。即使是喝水,也盡量避免,或是少量潤喉即可。這是因為,即使不含糖分的飲料,也可能刺激消化系統,影響檢驗結果。如果您不確定是否需要空腹,或者對空腹時間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醫生或檢驗人員,切勿自行判斷,以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抽血是否需要空腹,取決於檢驗項目的種類。為了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並協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請務必遵照檢驗單上的指示,並在抽血前與醫護人員充分溝通,才能達到最佳的醫療效果。切勿道聽途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延誤。

#健康檢查 #空腹 抽血 #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