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到39度會怎樣?

26 瀏覽次數

發燒超過 39 度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超過三天,即使活力良好,也應尋求醫師協助。兒童的抵抗力較成人差,若反覆發燒超過 39 度,可能併發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或腦膜炎。及時就醫可避免嚴重併發症。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當體溫飆破39度:發燒警訊與應對之道

發燒,是身體對抗感染或疾病的自然反應,但當體溫一路飆升到39度,甚至更高時,就代表身體正發出強烈的警訊,需要我們更加重視。39度以上的發燒,不僅僅是「有點熱熱的」,它可能會對身體機能造成影響,並伴隨其他令人不適的症狀。

想像一下,身體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每個零件都必須在特定的溫度範圍內才能正常運作。當體溫超過39度,就如同機器過熱,運轉效率會開始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故障。具體來說,高燒可能引起以下狀況:

  • 脫水: 高溫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導致脫水。脫水的症狀包括口乾舌燥、頭暈、疲勞、尿量減少等等。嚴重脫水甚至可能需要靜脈輸液補充水分。
  • 抽搐: 尤其是嬰幼兒,高燒容易誘發熱性痙攣,也就是俗稱的「發燒抽筋」。這雖然大多是良性的,但會讓父母非常擔心。
  • 代謝紊亂: 高燒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可能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進而影響營養的吸收。
  • 疲勞與虛弱: 身體為了對抗感染而發燒,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高燒患者通常會感到非常疲勞、虛弱,甚至無法正常活動。
  • 意識模糊: 嚴重的高燒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導致意識模糊、胡言亂語,甚至昏迷。

除了上述直接影響外,高燒往往伴隨著其他令人不適的症狀,例如:

  • 頭痛: 發燒會導致血管擴張,進而引起頭痛。
  • 肌肉痠痛: 身體為了提升溫度,肌肉會不自主的收縮,造成肌肉痠痛。
  • 畏寒、發抖: 這是身體為了快速提升體溫的反應。
  • 食慾不振: 高燒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導致食慾不振。

何時應該就醫?

雖然發燒本身是一種保護機制,但以下情況建議立即就醫:

  • 體溫超過39度持續不退: 尤其是在使用退燒藥後,體溫仍然無法下降。
  • 伴隨嚴重症狀: 例如呼吸困難、劇烈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模糊、抽搐、皮膚出現紅疹等等。
  • 嬰幼兒發燒: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對發燒的反應可能較為劇烈,因此更需要密切觀察。
  • 發燒超過三天: 持續發燒可能代表身體受到嚴重的感染。

重要的是,不要輕忽高燒的警訊,及時尋求醫療協助,才能避免病情惡化,保護身體健康。除了就醫外,也要注意充分休息、補充水分、維持室內空氣流通,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來對抗疾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積極治療,才能早日擺脫發燒的困擾,恢復健康活力。

#健康 #發燒 #高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