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測試血管硬化?

17 瀏覽次數

透過踝臂血壓指數(ABI)檢測,同時監測四肢血壓,比較上、下肢血壓比值,評估周邊動脈血管疾病。ABI值介於1.0-1.4為正常,低於0.9則可能罹患周邊動脈疾病,需進一步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血管硬化,這無聲的殺手,正悄悄侵蝕著許多人的健康。它並不像心肌梗塞那般聲勢浩大,卻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例如截肢、心臟病發作甚至中風。及早發現,及早預防,至關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測試血管是否已經硬化呢?

目前最普遍且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是 踝臂血壓指數(ABI,Ankle-Brachial Index) 檢測。這項檢查並非檢測血管硬化本身,而是檢測其引發的後果:周邊動脈疾病(PAD,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周邊動脈疾病是指供應四肢的動脈因血管硬化或其他因素阻塞,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而ABI檢測正是評估這種血液循環是否受阻的有效工具。

ABI檢測的原理很簡單,它比較上肢(通常是手臂)的血壓與下肢(通常是腳踝)的血壓。醫護人員會使用血壓計分別測量手臂和腳踝的血壓,然後計算ABI值,公式為:腳踝血壓 / 手臂血壓

  • 正常範圍: ABI值介於 1.0 到 1.4 之間被認為是正常的。這表示血液能順利流到腳部,周邊動脈功能良好。

  • 周邊動脈疾病風險: ABI值低於 0.9 則可能表示患有周邊動脈疾病。這意味著腳踝的血壓顯著低於手臂的血壓,提示下肢動脈可能阻塞或狹窄,血液循環受阻。低於 0.5 的 ABI 值則代表嚴重阻塞。

  • 其他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ABI 值高於 1.4 也可能表示問題,例如動脈硬化導致動脈壁僵硬,使血壓讀數較高。

ABI檢測的優點:

  • 簡便快捷: 檢測過程快速且無痛,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
  • 非侵入性: 不需要進行手術或侵入性檢查。
  • 費用相對低廉: 相較於其他血管檢查,ABI 檢測的費用相對較低。

然而,ABI檢測並非萬能。它可能無法偵測到所有周邊動脈疾病的案例,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因為他們的血管可能已經僵硬,影響測量準確性。因此,若懷疑有周邊動脈疾病或其他血管疾病,仍需結合其他檢查,例如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掃描等,才能得到更全面和精確的診斷。

總而言之,ABI 檢測是評估周邊動脈疾病,間接評估血管硬化程度的一個簡單且有效的工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更嚴重的後果。如果您有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家族有血管疾病病史等風險因素,建議您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包含 ABI 檢測,守護您的心血管健康。

#健康檢查 #測試方法 #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