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導管跟支架有什麼不一樣?

29 瀏覽次數

心導管是治療冠心病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支架置放是心導管治療的常見方法,醫師會與病人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支架種類。術後搭配藥物與良好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預防疾病復發。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導管與支架:兩種治療冠心病的差異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 сердечно-сосудистое 疾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所引起。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肌血液和氧氣的血管,當這些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時,就會導致冠心病。

心導管: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心導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程序,通過在患者大腿或手臂處插入一根細管(導管),將其穿過血管系統,並送至冠狀動脈。通過心導管,醫師可以:

  • 確定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的部位和程度
  • 評估心臟功能
  • 進行治療,例如支架置放或氣球擴張手術

支架:治療冠心病的裝置

支架是一种植入在冠狀動脈中的小型網狀管狀結構。它通過以下方式來治療冠心病:

  • 支撐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防止其再次塌陷
  • 恢復血液流向心臟
  • 減輕胸痛和其他冠心病症狀

心導管和支架的差異

雖然心導管和支架都是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但它們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

  • 目的:心導管用於診斷和治療冠心病,而支架僅用於治療。
  • 侵入性:心導管是一種侵入性程序,需要在醫院進行,而支架置放通常可以在門診進行。
  • 風險:心導管存在一定風險,包括出血、感染和血管損傷。支架置放的風險較低,但仍可能發生血栓形成、過敏反應和支架再狹窄。
  • 恢復時間:心導管後,患者通常需要住院幾天,而支架置放後,患者通常可以在當天出院。

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冠心病治療方法。對於嚴重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可能是必要的。對於較輕微的狹窄,藥物治療或生活方式改變可能就已足夠。

術後照護

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術後照護對於預防冠心病復發至關重要。這包括:

  • 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例如抗血小板藥、降血脂藥和降血壓藥
  • 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戒菸、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
  • 定期進行追蹤檢查,以監測治療效果
#心導管手術 #心臟支架 #血管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