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店不用開發票?

25 瀏覽次數

小規模營業人月收未達20萬免開發票,即使超過,若屬財政部公告「營業性質特殊」者,也享有免開發票資格。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為什麼有些店家不用開發票?解開台灣店家免開發票的秘密

走在台灣街頭巷尾,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有些店家結帳時並未提供發票,而是直接收取現金。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他們可以不用開發票呢?難道他們有什麼特權嗎?其實,背後的原因與稅法規定息息相關。

簡單來說,台灣的店家並非一律都得開立發票。 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兩大類: 小規模營業人 以及 符合特定條件的營業性質特殊者

首先,我們來談談「小規模營業人」。

台灣的稅法對於營業額較低的店家,給予了相對寬鬆的規定。如果店家 每月銷售額未達新台幣20萬元,就可以被認定為「小規模營業人」,並 免予使用統一發票。 這些小規模營業人通常是社區裡的小吃攤、雜貨店、或是一些個人工作室。 他們雖然不用開發票,但仍需要依規定繳納營業稅,只是計算方式與使用發票的店家不同。國稅局會根據他們預估的銷售額來核定稅額,通常是按季繳納。

那麼,為什麼要有小規模營業人的存在呢?

考量到這些小店家的經營規模較小,如果要求他們使用統一發票,不僅會增加他們的經營成本(例如購置收銀機、耗材),也會增加他們的行政負擔(例如申報、保管發票)。因此,為了減輕這些小店家的經營壓力,稅法才允許他們免開發票。

接著,我們來看看「營業性質特殊者」。

即使有些店家的月銷售額超過20萬元,如果他們的 營業性質屬於財政部公告的「營業性質特殊」者,仍然可以享有免開發票的資格。 這些營業性質特殊的店家通常包括:

  • 供應大眾化消費食品的店家: 例如豆漿店、油條店、麵攤、飯糰店等等。
  • 銷售額未達一定標準的按摩、腳底按摩業者。
  • 其他經財政部核定的特殊行業。

這些營業性質特殊的店家,為什麼可以免開發票呢?

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的消費金額通常較低,而且消費者索取發票的意願也相對較低。 如果強制要求他們開立發票,不僅會增加他們的經營成本,也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意。 另一方面,這些行業的稅務管理也相對複雜,強制要求開立發票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稅務問題。

總結來說,店家不用開發票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屬於月銷售額未達20萬的小規模營業人,二是屬於財政部公告的營業性質特殊者。 了解這些規定,下次消費時,若店家未提供發票,或許就能更理解其背後的原因。

不過,身為消費者,我們也應該了解,即使店家不用開發票,我們仍有權要求他們提供收據或其他憑證。 這不僅可以保障我們的消費權益,也能讓店家更清楚地記錄他們的收入,進而提高稅務的透明度。

#不開發票 #營業稅 #逃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