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自己有心理疾病?

23 瀏覽次數

持續低落情緒、興趣缺失、睡眠及食慾改變,甚至出現無助、無望感?若這些症狀持續兩週以上且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尋求專業協助,及早診斷治療,別讓負面情緒獨自蔓延。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你是否覺得自己被一片灰色的霧霾籠罩著,看不見陽光,也感受不到溫暖?生活中的快樂似乎離你越來越遠,只剩下無盡的疲憊和空虛?你或許會問自己:我是不是生病了?我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

判斷自己是否罹患心理疾病並非易事,它不像感冒發燒那樣有明確的生理指標。然而,一些持續出現的警訊,值得我們提高警覺,並積極尋求專業協助。

持續的情緒低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你是否感到心情持續低落,對以往熱衷的事物提不起興趣?這種低落感並非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持續性的、 pervasive 的,影響到你生活的各個層面。例如,你可能失去對工作的熱情,無法集中注意力;原本喜愛的休閒活動,現在也讓你感到索然無味。

除了情緒低落,食慾和睡眠的改變也是常見的徵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食慾大增或驟減,體重也隨之明顯變化;或者,你可能難以入睡、容易驚醒,甚至出現失眠的困擾。這些生理上的變化,往往反映著內心深處的不安與失衡。

更重要的是,留意自己是否出現無助感和無望感。你是否覺得生活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對未來感到茫然和絕望?你是否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甚至開始出現負面、自我傷害的想法?這些都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危險訊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狀的出現並不一定代表你患有心理疾病。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的波動,偶爾感到沮喪或失落。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兩週以上,並且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學業或人際關係,那麼你就應該認真考慮尋求專業的協助。

及早診斷和治療,是克服心理疾病的關鍵。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例如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可以透過專業的評估和診斷,幫助你了解自己的狀況,並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案,例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等。

不要害怕尋求幫助,也不要讓負面情緒獨自蔓延。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如同呵護身體健康一樣重要。走出陰霾,擁抱陽光,你值得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記住,你不是孤單的,身邊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你,踏出第一步,就是邁向康復的開始。

#徵兆判斷 #心理疾病 #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