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運動肌肉會消失嗎?

13 瀏覽次數

長時間不動,肌肉真的會跟你說掰掰!一個月以上沒運動,肌肉量和力量會明顯下降。流失速度因人而異,跟你的代謝、飲食和活動量都有關。受傷靜養時,別忘了適度活動和補充蛋白質,盡量Hold住你的肌肉!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不運動,肌肉真的會消失嗎?你的身體在跟你抗議!

我們常常聽到「用進廢退」這句話,放在肌肉身上更是貼切。許多人抱持著「反正偶爾運動就好」的心態,殊不知,長時間不動,肌肉萎縮可不是開玩笑的!那究竟肌肉會以多快的速度消失?以及我們該如何預防?本文將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惑。

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肌肉流失速度的說法,從「一個禮拜就會開始萎縮」到「好幾個月才會有明顯變化」都有。事實上,沒有單一的答案。肌肉流失的速度,是個高度個人化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你的年齡、性別、基礎代謝率、飲食習慣,以及先前訓練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長時間不運動,肌肉量和力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一個月以上缺乏規律的運動,大多數人會明顯感受到肌肉力量的減弱,肌肉體積也會開始縮小。這並不是說肌肉細胞突然消失不見了,而是肌肉纖維的蛋白質成分減少,導致肌肉組織的總量降低。想像一下,原本飽滿的肌肉就像充氣的氣球,長時間沒有「充氣」(運動),自然會慢慢洩氣、萎縮。

這個「洩氣」的過程並非線性,初期可能變化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流失速度會加快。 例如,一位長期進行重量訓練的健身愛好者,停練一個月,肌肉量和力量的下降可能會比一個久坐不動的人明顯,但後者停練後也仍會經歷肌肉萎縮。 這就像一個蓄滿水的容器,原本水位高,洩漏速度會比一個水位低的容器快一些,但最終都會逐漸見底。

那麼,在受傷需要靜養的期間,我們該如何盡可能保留肌肉呢?答案是:盡量維持低強度的活動,並注重飲食。

受傷並非完全停止活動的藉口。在醫生的許可下,可以進行一些低衝擊的運動,例如輕微的伸展、關節活動或游泳等,以維持肌肉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刺激,減緩萎縮的速度。此外,均衡且富含蛋白質的飲食至關重要。蛋白質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基石,足夠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肌肉組織維持在較佳狀態。

總而言之,不運動,肌肉真的會消失,而且速度比你想像的還快。 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能保持身材,更能預防肌肉流失,提升生活品質。 即使因為受傷或其他原因暫停運動,也不要放棄,積極的復健和飲食控制,能幫助你留住寶貴的肌肉,為日後的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別讓你的肌肉跟你說掰掰,好好照顧它們吧!

#健康生活 #肌肉萎縮 #運動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