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勞基法的公司要去嗎?
500元,值得賭上勞權嗎?違反勞基法的公司,該不該去?
「500元」這個數字,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一次輕鬆的看電影,或是幾杯提神咖啡。但如果「500元」代表著你即將前往一家長期違反勞基法的公司上班,那麼這「500元」的價值,就必須重新衡量。
面對即將到職,卻發現公司有違反勞基法嫌疑,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兩難的抉擇。一方面,你可能急需這份工作,解決經濟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你又擔心進入一家不重視勞權的公司,會讓自己身心俱疲,甚至賠上健康。
要判斷是否該前往這家公司,不能只看「500元」,而是要考量以下幾個更重要的因素:
1. 違規情況的嚴重程度:
違反勞基法的種類繁多,從輕微的未確實記錄出勤,到嚴重的超時工作、苛扣薪資等,都屬於違規行為。如果違規情況僅僅是小瑕疵,且公司願意積極改善,或許可以考慮給予機會。但如果是涉及剝削勞力、危害健康等重大違規,則務必三思而後行。
2. 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家庭背景都不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各有差異。如果你是家庭經濟支柱,無法承受長時間失業的風險,或許不得不先求有再求好。但如果你還有其他的選擇,或者擁有足夠的積蓄,則更應該慎重考慮,避免讓自己陷入勞動權益受損的困境。
3. 公司的改善意願:
即使公司目前存在違規情況,但如果公司願意積極配合勞工局的調查,並承諾改善,這也代表公司有重視員工權益的意願。你可以透過面試或其他管道,了解公司的態度,判斷公司是否有誠意改善。
4. 自身的談判能力:
在到職前,你可以嘗試與公司溝通,表達自己對勞動權益的重視,並提出改善建議。如果你能讓公司意識到你的價值,並願意為你做出調整,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如果真的決定前往,務必做好以下準備:
- 蒐集證據: 一旦進入公司,務必保留所有的出勤紀錄、薪資單、工作文件等,作為日後維護自身權益的證據。
- 隨時準備申訴: 了解勞工局的申訴管道,並熟悉相關的申訴流程,以便在必要時能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 提升自我價值: 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讓自己更具競爭力,以便在找到更好的機會時,能隨時轉換跑道。
結論:
「500元」只是短期的誘惑,長遠來看,維護自身的勞動權益,才是更重要的選擇。前往違反勞基法的公司,無疑是一場賭注,你需要仔細評估風險,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追求經濟穩定的同時,也別忘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讓自己能在一個健康、公平的工作環境中成長。畢竟,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心情,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勞基法 #工作 #違法 公司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