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轉出空窗期多久?

9 瀏覽次數

勞動部規定,產業移工失聯滿三個月,家事移工失聯滿一個月後,雇主即可申請遞補。自112年5月12日起生效,雇主需依規定通報才能啟動遞補程序。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外勞轉出空窗期:雇主不得不面對的時間挑戰

在台灣,許多產業仰賴外籍勞工(簡稱外勞)的貢獻,從工廠生產線到家庭照護,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然而,當外勞因故需要轉換雇主,或是發生失聯狀況時,雇主便會面臨一段「空窗期」,這段時間不僅可能影響企業營運,也可能造成家庭照護的空缺。因此,了解外勞轉出後的空窗期長短,以及相關的規定,對於雇主來說至關重要。

所謂的「空窗期」,指的是原雇主在失去外勞後,到能順利聘用到新外勞的這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外勞是屬於產業移工還是家事移工,以及是否發生失聯狀況。

產業移工轉出:漫長的等待

根據勞動部的規定,一般情況下,產業移工因合約期滿、轉換雇主等原因轉出時,雇主無法立即遞補。而是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才能重新申請。最常見的情況是,雇主必須等到外勞離境後,才能啟動遞補程序。這段時間包含外勞的離境手續、相關文件的準備、以及重新提出申請的審核時間,整體而言,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

如果產業移工不幸發生失聯狀況,情況會更為複雜。 勞動部規定,產業移工失聯滿三個月後,雇主才能申請遞補。這三個月的等待期,對許多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需要重新調整人力配置,甚至可能影響生產效率。

家事移工轉出:相對較短的空窗期

相較於產業移工,家事移工的空窗期相對較短。這主要是因為家庭照護的需求較為迫切,為了保障被照顧者的權益,勞動部對於家事移工的遞補程序相對寬鬆。

同樣地,如果家事移工發生失聯狀況,勞動部也設有相對較短的等待期。 自112年5月12日起,家事移工失聯滿一個月後,雇主即可申請遞補。 這項規定有效地縮短了空窗期,讓雇主能更快找到替代人選,維持家庭照護的品質。

啟動遞補程序:務必依法通報

無論是產業移工還是家事移工,雇主在啟動遞補程序前,都必須依照勞動部的規定進行通報。 通報的內容包括外勞的姓名、護照號碼、失聯時間、以及其他相關資訊。只有在完成通報程序後,雇主才能正式向勞動部提出遞補申請。

結語:事前規劃與預防勝於事後補救

外勞轉出後的空窗期,對雇主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為了縮短空窗期,雇主除了了解相關規定外,更重要的是做好事前規劃。例如,在合約即將到期前,提前與外勞溝通續約意願,或者在平時就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降低外勞失聯的風險。

此外,雇主也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人力仲介公司協助,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可以協助雇主更有效率地處理外勞轉出的相關事宜,縮短空窗期,減輕企業或家庭的負擔。 總而言之,事前預防與事後補救同樣重要,才能在面對外勞轉出的情況時,從容應對,將影響降到最低。

#勞動法 #外勞轉出 #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