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可以辭退嗎?

20 瀏覽次數

外籍勞工可經雇主與勞方同意,向勞動部辦理轉出作業,並於2-4週內取得廢止聘僱許可函,移工於60天內可尋找新雇主。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外勞可以辭退嗎?這問題看似簡單,卻牽涉到複雜的勞動法規與人道考量。簡單來說,直接「辭退」外籍勞工並非如此容易,更精確的說法是「終止聘僱契約」。 台灣的勞動法規保障所有勞工的權益,外籍勞工也不例外。 雇主並不能像處理一般員工一樣,單方面以口頭或書面通知就結束勞動關係。

上述的「外籍勞工可經雇主與勞方同意,向勞動部辦理轉出作業,並於2-4週內取得廢止聘僱許可函,移工於60天內可尋找新雇主」這段描述,指的是一種雙方協商解約的模式,並非雇主單方面「辭退」。 這表示,外籍勞工與雇主必須達成共識,才能順利終止聘僱關係。 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則必須循法律途徑處理,這可能涉及仲裁或訴訟,耗時費力,且結果難以預料。

哪些情況下,雇主有較大的可能性終止聘僱契約呢? 法規允許的理由通常包含:

  • 外籍勞工違反勞動契約約定: 例如嚴重違規、曠工、偷竊等,需提供明確證據。 單純的小過失通常不足以作為終止契約的理由。
  • 外籍勞工健康狀況不允許繼續工作: 須有醫生證明,且需經過相關程序。
  • 雇主事業營運終止或縮減: 必須證明事業確實已終止或大幅縮減,無法繼續僱用外籍勞工。此情況下,雇主也需要負擔遣返的相關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符合上述條件,雇主仍需依法辦理相關程序,並提供充分的證據,避免遭受勞動爭議。 草率的終止聘僱契約,可能會造成雇主額外的法律風險與經濟損失,例如:外籍勞工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要求補償未支付的薪資、遣返費用等。

總而言之,雇主並非可以隨意「辭退」外籍勞工。 在終止聘僱契約前,務必仔細了解相關法規,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確保合法合規,避免不必要的爭議與損失。 良善的雇主與勞工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與遵守法規的基礎上,才能創造雙贏局面。 建議雇主在聘僱外籍勞工前,就應妥善規劃,擬定完善的勞動契約,並確實執行,才能降低日後發生的勞資糾紛風險。

#勞動法規 #外勞解僱 #資遣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