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睡覺時會大叫?

15 瀏覽次數

快速動眼期睡眠中,腦部活躍但身體肌肉未能完全放鬆,造成夢境動作外顯,例如大叫、揮拳,甚至下床,可能傷害枕邊人。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夜幕低垂,我們沉入夢鄉,卻偶爾在睡夢中驚醒,甚至發出聲響,像是大叫或呻吟。這現象並不罕見,但背後的機制卻相當有趣,也與我們的睡眠週期息息相關。

睡覺時大叫,通常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睡眠階段。這個階段,腦部活動相當活躍,彷彿清醒一般,產生生動且複雜的夢境。 然而,有趣的是,身體的肌肉大多處於麻痺狀態,以避免夢境中的動作外顯。 這是一種保護機制,避免我們在夢中揮舞拳頭、亂跑,甚至傷害自己或他人。

問題就出在這個「麻痺」的精確度上。 有時,這項麻痺並非完全到位,腦部活動的強度與肌肉放鬆的程度之間可能存在時間上的不協調。 當夢境情節激烈,例如驚險的追逐或激烈的衝突,腦部快速處理這些訊息,但身體肌肉的放鬆反應可能跟不上,因此在夢中掙扎的動作,可能就會以大叫、肢體抽動等形式表現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麻痺不完全」的現象並非只出現在快速動眼期。 其他睡眠階段,例如淺眠階段,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形,只是頻率和程度較低。

除了生理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響睡覺時的大叫。 壓力、焦慮、服用特定藥物,以及睡眠品質不佳,都會影響大腦和身體的運作,進而增加睡覺時大叫的機率。 如果大叫的頻率過高或影響到睡眠品質,或睡眠伴侶的睡眠品質,則建議諮詢專業的睡眠醫生,找出可能的潛在原因並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

睡眠時大叫,並非必然是病理現象,但若持續或頻繁發生,則值得探討其背後的原因,避免對自身或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理解睡眠的機制,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身的需求,並能更好地呵護自己的健康。

#夢遊 #睡眠障礙 #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