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來之前會心情不好?

38 瀏覽次數

月經來潮前的情緒波動,可能源自黃體素的影響。黃體素水平變化劇烈,容易引起血管腫脹,造成頭痛、胸部或腹部不適,進而影響心情,使人感到煩躁或易怒。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月經來潮前的「壞脾氣」:荷爾蒙的秘密與身心對話

許多女性都有這樣的經驗:月經來臨前,心情像坐雲霄飛車般起伏不定,從平靜到暴怒,僅僅一瞬之間。這不是在「作」,也不是矯情,而是身體內部一場由荷爾蒙主導的「風暴」正在醞釀。我們常將這段時期稱為「經前症候群」(PMS),而其中最令人困擾的,莫過於情緒的劇烈波動。為什麼月經來臨前會心情不好?這箇中原因,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上述提到的黃體素(孕酮)變化確實是關鍵之一。然而,單純歸咎於黃體素的劇烈波動,顯然過於簡化。我們必須更深入地探討荷爾蒙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

排卵後,卵巢會開始分泌黃體素,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若沒有受精,黃體素水平會在月經來臨前急劇下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就像撥弄了情緒的琴弦,使其產生強烈的震動。 黃體素影響著血清素(serotonin)和多巴胺(dopamine)等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血清素與情緒調節、睡眠和食慾息息相關,而多巴胺則與愉悅感和動機有關。黃體素的下降,可能導致血清素水平降低,進而引發焦慮、抑鬱、易怒等負面情緒。同時,多巴胺水平的變化也可能導致缺乏動力、提不起勁等症狀。

此外,我們不能忽略體內其他荷爾蒙的影響。例如,雌激素的波動也會間接影響情緒。雌激素與血清素的代謝密切相關,其水平的變化也可能影響情緒的穩定性。 更重要的是,這些荷爾蒙的影響並非孤立存在,它們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反馈迴路,相互影響,最終共同決定了我們在月經來潮前的精神狀態。

除了荷爾蒙的影響,我們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生活壓力、睡眠不足、飲食習慣等,都會加劇PMS的症狀,使情緒更加不穩定。一個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的女性,即使體內荷爾蒙波動不大,也可能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或易怒的情況。 同樣地,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攝取過多糖分或咖啡因,也會影響血糖水平,進而間接影響情緒。

因此,單純地說「月經來潮前心情不好,是因為黃體素」是不夠全面的。這是一個涉及多種荷爾蒙、神經傳遞物質、以及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複雜問題。 理解這個機制,才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經前症候群,並尋求適當的舒緩方法。 這或許需要我們調整生活作息,改善飲食習慣,學習壓力管理技巧,甚至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 唯有透過全面的了解與積極的應對,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自身的生理節奏和諧共處,不再讓月經來潮前的「壞脾氣」成為生活的負擔。

#情緒波動 #月經前症候群 #賀爾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