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一定要看醫生嗎?

8 瀏覽次數

腸胃炎症狀輕微可自行在家觀察,多喝水休息。但若持續嘔吐、腹瀉、高燒不退,或脫水症狀明顯,務必立即就醫,以免病情惡化。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腸胃炎拉警報! 肚子咕嚕咕嚕響,何時該奔向醫生懷抱?

台灣美食琳瑯滿目,從夜市小吃到高級餐廳,總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然而,享受美食的同時,腸胃炎也可能悄悄找上門。肚子咕嚕咕嚕響,伴隨著腹瀉、嘔吐,令人苦不堪言。那麼,腸胃炎一定要看醫生嗎? 其實,輕微的腸胃炎可以先在家觀察,但有些狀況可不能輕忽,得趕緊就醫!

一般來說,腸胃炎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症狀包含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等等。輕微的腸胃炎,症狀通常在幾天內會自行緩解。此時,在家休養,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是關鍵。清淡飲食,例如白粥、白吐司,能減輕腸胃負擔。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乳製品,以免加重病情。

然而,並非所有腸胃炎都能在家自行處理。以下幾種情況,強烈建議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持續高燒不退:體溫超過 38.5°C 並持續不退,可能是細菌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的徵兆,需要醫生診斷及治療。
  • 嚴重嘔吐或腹瀉:無法進食或飲水,導致脫水,例如尿量減少、皮膚乾燥、嘴唇乾裂、心跳加速、頭暈無力等,需要立即就醫,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特別是嬰幼兒及老年人,更容易因脫水而產生併發症,更需提高警覺。
  • 血便或黑便:糞便中帶有鮮血或呈現黑色柏油狀,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警訊,需要盡快就醫檢查。
  • 劇烈腹痛:腹痛難耐,無法忍受,甚至合併其他症狀,例如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可能是其他急症,例如闌尾炎或腸阻塞,需要緊急就醫。
  • 症狀持續惡化或超過三天未改善:即使一開始症狀輕微,但如果持續惡化或超過三天沒有改善,也應就醫檢查,找出病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 免疫力低下:例如患有慢性疾病、接受化療或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免疫力較低,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一旦出現腸胃炎症狀,應儘早就醫。

除了上述情況,若您對自身狀況感到擔憂或不確定是否需要就醫,也建議諮詢醫生或藥師,尋求專業的意見。切勿自行服用止瀉藥,因為止瀉藥可能會抑制腸道蠕動,反而使病菌或毒素滯留在體內,加重病情。

總而言之,腸胃炎雖然常見,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留意自身症狀,適時就醫,才能確保早日康復,享受美食無負擔!

#就醫 #看醫生 #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