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會容易餓嗎?

21 瀏覽次數

胃食道逆流患者常感飢餓,卻非真正飢餓,而是胃酸過多造成的不適感。 伴隨胸口灼熱、悶痛及口酸等症狀,嚴重恐致胃潰瘍、食道灼傷,甚至提高食道癌風險,務必及早就醫。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胃食道逆流:飢餓的假象與真實的威脅

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肚子好像空空的,飢餓感陣陣襲來,卻又吃不下東西,甚至一吃東西就感覺胸口灼熱、不舒服。這時,你或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餓了?答案可能是:不完全是。 如果這些症狀經常出現,且伴隨其他不適,你可能患有胃食道逆流,而那股「飢餓感」很可能是一種假象。

胃食道逆流(GERD),指的是胃酸逆流回食道,造成食道黏膜受損的一種疾病。 它並非單純的肚子餓,而是胃酸過多、胃部壓力異常所引發的一連串不適感。 這種「飢餓感」通常是胃部不適的偽裝,伴隨著胸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上腹部悶痛、飽脹感,甚至嘴巴發酸、苦味等症狀。 這些症狀時常在進食後或躺下時加劇,讓你誤以為是肚子餓,其實是胃酸正在「反撲」。

為什麼胃食道逆流會讓人感到飢餓?原因主要在於胃酸刺激食道黏膜,引發神經反應,大腦誤判為飢餓訊號。 想像一下,食道被灼熱的胃酸不斷侵蝕,就像皮膚被燙傷一樣,自然會產生不適感,而這種不適感很容易被解讀成飢餓。 然而,真正的飢餓感源自於身體血糖下降,需要能量補充的生理需求,與胃食道逆流造成的「偽飢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許多人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會選擇吃東西,然而,這往往是飲鴆止渴。 短暫的滿足感過後,胃酸分泌更旺盛,症狀可能更為嚴重。 長期下來,胃食道逆流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例如:

  •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持續的胃酸侵蝕,會破壞胃黏膜,形成潰瘍,引起劇烈疼痛。
  • 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 食道長期遭受胃酸腐蝕,會發炎甚至產生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癌前病變。
  • 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若未妥善治療,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將大幅提高。

因此,如果你經常感到「飢餓」,卻伴隨胸口灼熱、胃痛、口酸等症狀,千萬別輕忽! 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 醫師會根據你的病情,提供例如調整飲食習慣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生活型態改變 (避免熬夜、減輕壓力)、藥物治療 (制酸劑、抑酸劑) 等建議,有效控制胃酸逆流,避免病情惡化,遠離潛在的健康威脅。 別讓這種「偽飢餓」蒙蔽了你,及早診斷,才能守護你的健康。

#健康問題 #容易餓 #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