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找哪一科?

13 瀏覽次數

運動後肌肉痠痛,可掛骨科或復健科;肌肉拉傷看復健科;若肌肉抽搐不止,建議諮詢神經內科;若感到肌肉無力,則至神經內科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肌肉酸痛,該看哪一科?別再傻傻分不清!

運動完肌肉痠痛,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那種隱隱作痛、甚至動彈不得的感受,讓人只想立刻躺平休息。但痠痛的程度和原因千差萬別,到底該掛哪一科,才能快速獲得有效的治療和舒緩呢?別再傻傻分不清,這篇文章將帶你釐清常見肌肉問題與對應科別,讓你不再因求診猶豫而延誤治療!

許多人會直覺地認為肌肉痠痛就應該找骨科,這想法並非完全錯誤,但並不全面。骨科醫師主要處理骨骼、關節、韌帶等方面的疾病,而肌肉痠痛的成因卻可能相當複雜。 以下我們針對不同情況,詳細說明該尋求哪一科的協助:

1. 運動後常見的肌肉痠痛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這類痠痛通常在運動後1-2天出現,持續1-3天,屬於延遲性肌肉痠痛。 這種痠痛是肌肉纖維微小撕裂造成的正常生理反應,通常不需特別治療,只要充足休息、冰敷、適度伸展即可。 若痠痛持續時間過長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復健科醫師的協助。 復健科醫師可以提供更專業的評估,例如電療、超音波治療等,幫助肌肉修復,並指導正確的運動方式,避免再次受傷。 輕微的DOMS也可以考慮掛號家庭醫學科,他們能提供初步評估及建議。

2. 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比一般的肌肉痠痛嚴重許多,通常伴隨明顯的疼痛、腫脹和瘀青。這表示肌肉纖維已經發生較大的撕裂。 這時候,復健科是最佳選擇。 復健科醫師會根據傷勢嚴重程度,制定完善的治療計畫,包含休息、冰敷、壓迫、抬高 (RICE原則)、物理治療等,必要時也會使用藥物或輔助器材幫助恢復。

3. 肌肉抽搐不止:

如果肌肉不自主地抽搐,且持續時間長、頻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這就可能不是單純的肌肉問題。 建議盡快就診神經內科。 肌肉抽搐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的徵兆,例如低血鈣、電解質不平衡、神經損傷等,需要神經內科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與診斷。

4. 肌肉無力:

肌肉無力,尤其是不對稱性的無力,也需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神經肌肉疾病的警訊,例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LS)、多發性硬化症等。 此時,同樣建議諮詢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醫師會進行神經學檢查、肌電圖等檢查,找出肌肉無力的原因。

總結:

肌肉酸痛的原因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切勿自行判斷或延誤就醫。 記住,輕微的運動後痠痛可先觀察,或諮詢家庭醫學科;較嚴重的拉傷或持續性痠痛,應尋求復健科醫師的協助;而肌肉抽搐或無力則應儘速就診神經內科。 及時就醫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恢復健康的生活! 別讓肌肉酸痛成為你的生活負擔,選擇正確的科別,讓專業醫師助你重拾活力!

#復健科 #肌肉酸痛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