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吃太多會洗腎嗎?

22 瀏覽次數

過量服用混合型止痛藥,其中NSAIDs和乙醯胺酚的交互作用,可能導致腎臟血流減少,甚至腎臟壞死,嚴重者恐危及腎功能,需提高警覺。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止痛藥吃太多,真的會洗腎嗎?小心腎臟悄悄抗議!

許多人頭痛、牙痛、經痛,第一時間總是伸手抓止痛藥。藥物能快速緩解疼痛,的確帶來方便,但您知道嗎?看似安全的止痛藥,過量服用,甚至混合服用不同種類,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導致洗腎!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坊間常見的止痛藥,大致可分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 ibuprofen 布洛芬、diclofenac 雙氯芬酸鈉)和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俗稱普拿疼)。這兩種藥物作用機制不同,但過量服用,都可能傷腎。

NSAIDs傷腎機轉:NSAIDs 主要作用是抑制體內的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在維持腎臟血流和腎絲球過濾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NSAIDs 的抑制作用,會導致腎臟血流減少,造成腎臟缺氧,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腎臟發炎、甚至腎臟組織損傷。這種傷害,輕則表現為蛋白尿、血尿,重則可能發展成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治療。

乙醯胺酚傷腎機轉:乙醯胺酚雖然不像 NSAIDs 直接影響腎臟血流,但過量服用會導致肝臟負擔過重,產生大量的有毒代謝物,這些代謝物會對腎臟造成損傷,同樣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更需要注意的是,乙醯胺酚的毒性累積,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時,往往腎臟已經受到嚴重損害。

混合服用更危險:更可怕的是,同時服用 NSAIDs 和乙醯胺酚,其交互作用會加劇腎臟的負擔。兩種藥物合併使用,不僅會提升腎臟缺血的風險,更會增加肝臟和腎臟代謝毒物的負擔,加速腎臟功能衰竭。 這樣的風險,遠高於單獨服用其中一種藥物的風險。

哪些情況更需小心?

  • 本身已有腎臟疾病者: 腎臟功能本來就不好的人,更應避免服用止痛藥,或遵照醫師指示,嚴格控制劑量。
  • 老年人: 老年人腎臟功能通常較差,藥物代謝也較慢,更容易因服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臟損害。
  • 長期服用止痛藥者: 即使劑量看似合理,長期服用任何一種止痛藥,都可能累積毒性,對腎臟造成潛在威脅。
  • 合併服用其他藥物者: 某些藥物會與止痛藥產生交互作用,加重腎臟負擔,服用前務必告知醫師或藥師。

正確服用止痛藥的關鍵:

  • 遵照醫師或藥師指示: 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服用時間。
  • 詳細告知病史: 服用止痛藥前,務必告知醫師或藥師您的病史,包括腎臟疾病、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 選擇適合的止痛藥: 不同疾病、不同疼痛程度,應選擇不同的止痛藥。切勿自行購買或依賴單一藥物。
  • 勿長期服用: 止痛藥僅供短期緩解疼痛,切勿長期服用,一旦疼痛持續,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總之,止痛藥雖然方便,但絕非萬能藥。過量服用,或不當使用,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腎臟損傷,甚至需要洗腎。 您的腎臟健康,值得您更重視! 如有任何疑慮,請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才是保護自身健康的最佳途徑。

#副作用 #止痛藥 #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