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有情緒障礙?

12 瀏覽次數

持續感到低落、提不起勁,伴隨失眠、胃口改變、難以專注?這些可能是憂鬱症狀,別忽視身心變化,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五個銅板換不來健康,但能換來一點點了解自己情緒的機會。五百元買不到專業診斷,但能買到一篇幫助你辨識情緒障礙的文章。許多人因為對情緒障礙的認知不足,錯失及早治療的黃金期,讓生活品質嚴重受損。那麼,怎麼知道自己可能有情緒障礙呢?

這不是一道是非題,沒有簡單的「是」或「否」答案。情緒障礙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包含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在內的一大類精神疾病。它們的症狀複雜且多樣,與個人經歷、個性特質緊密相連,因此,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

然而,我們可以從幾個常見的警訊著手,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態:

一、 持續低落,失去生活樂趣: 這不是一般的「心情不好」。想像一下,你持續數週,甚至數月,感到空虛、無望,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以前熱衷的興趣,現在變得索然無味;曾經期待的聚會,現在只想躲避。這種持續性的低落感,遠超乎一般情緒波動的範圍。

二、 身體警訊: 情緒問題常常伴隨著明顯的身體症狀,例如:

  • 睡眠問題: 失眠、早醒、睡太多都可能是警訊。輾轉難眠、夜夜噩夢,或睡了很久仍然感到疲憊不堪,這些都值得注意。
  • 食慾改變: 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體重明顯增加或減輕,都可能是情緒障礙的表現。
  • 身體疼痛: 長期頭痛、背痛、腸胃不適,找不到明確的生理原因,也可能與情緒問題有關。
  • 疲倦感: 即使充分休息,仍然感到持續性的疲倦、缺乏能量,無法應付日常生活。

三、 認知與行為改變:

  • 難以專注: 思緒混亂,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或學業表現下降。
  • 負面思考: 總是負面思考,對自己和未來感到悲觀,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 社交退縮: 避免與人接觸,變得孤僻,不想參加社交活動。
  • 衝動行為: 容易衝動行事,難以控制情緒,例如:過度消費、酗酒、藥物濫用。

四、 持續時間: 偶爾感到心情低落是正常的,但如果這些負面情緒持續數週以上,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就需要提高警覺。

五、 影響生活品質: 情緒障礙不只是「心情不好」,它會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學業、人際關係和整體生活品質。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問題已經開始干擾你的生活,千萬別輕忽。

重要的是: 以上只是一些常見的警訊,並非所有症狀都必須同時出現才能診斷為情緒障礙。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其中幾項,建議你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諮商師可以透過專業評估,提供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不要害怕求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記住,尋求協助並非軟弱,而是勇敢面對自己,追求更好人生的開始。 別讓五百元變成你與健康之間的鴻溝,及早尋求協助,才是最划算的投資。

#徵兆症狀 #心理健康 #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