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是手術嗎?

20 瀏覽次數

大腸鏡檢查是一種使用軟式纖維內視鏡直接觀察大腸內部的檢查方式。醫師會將一條細長的軟管從肛門插入大腸,沿著腸壁觀察是否存在腫瘤病變或瘜肉。若發現異常,可直接切除採檢,因此大腸鏡檢查是早期偵測大腸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大腸鏡檢查是手術嗎?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它介於「檢查」與「微創手術」之間,取決於檢查的結果和醫師的處置。

一般而言,大腸鏡檢查本身並非一項手術。它是一種侵入性較低的診斷程序,旨在評估大腸的健康狀況。醫師利用一根細長、柔軟且具備光源和攝影鏡頭的內視鏡,經由肛門小心地插入大腸,以觀察腸壁的狀況。這過程可能會感到些許不適,甚至些許疼痛,但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檢查的重點在於觀察大腸內壁是否有息肉、潰瘍、發炎、腫瘤或其他異常病變。

然而,大腸鏡檢查的「非手術」屬性,會隨著檢查結果而改變。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異常,例如息肉或早期腫瘤,醫師通常會立即進行切除。這項切除步驟,雖然在相同的檢查過程中進行,且通常使用內視鏡上的小型器械完成,但實際上已具備手術的性質。 它涉及到組織的移除、出血的控制以及傷口的修復 (雖然是微創的)。 因此,雖然整體過程從開始到結束都發生在大腸鏡檢查中,但切除息肉或腫瘤的部分,確實具備了手術的定義。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腸鏡檢查本身是診斷程序,但它有可能會演變成包含微創手術的程序。 是否涉及手術,取決於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狀況。 因此,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檢查的流程、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相對應的處理方式,才能在安心且充分準備的狀態下進行這項重要的健康檢查。 這有助於降低檢查過程中的不安,並在發現問題時,能更有效率地處理。

#健康檢查 #大腸鏡檢查 #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