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為最常見乳癌?

18 瀏覽次數

乳腺管癌,是台灣最常見的乳癌類型,腫瘤發生於泌乳管細胞,可能為非侵襲性或侵襲性,後者則會擴散至周圍組織。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台灣女性最常面臨的乳癌威脅:探討乳腺管癌的特性與重要性

談到乳癌,許多女性都感到不安。在台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種類,而其中最常見的類型,就是乳腺管癌。了解乳腺管癌的特性,才能更有效地預防及早期發現,進而提升治療成功率。

乳腺管癌,顧名思義,指的是腫瘤起源於乳房內負責輸送乳汁的乳腺管細胞。這類型的癌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涵蓋了非侵襲性(原位癌)及侵襲性兩種。這兩種癌症的區別,在於癌細胞是否突破乳腺管的管壁,擴散至周圍的乳房組織。

非侵襲性乳腺管癌,又稱為導管原位癌(DCIS),癌細胞侷限於乳腺管內,尚未侵入周圍組織。這類型的乳癌,雖然不會直接轉移至其他器官,但仍有潛力發展為侵襲性乳腺管癌。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DCIS至關重要,能有效降低癌細胞擴散的風險。 許多早期發現的DCIS病例,透過手術切除後,預後良好,幾乎沒有復發的可能性。

相較之下,侵襲性乳腺管癌則更具侵略性。癌細胞突破乳腺管壁,侵入周圍的脂肪組織、肌肉組織,甚至經由淋巴系統及血液循環,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淋巴結、肺臟、骨骼等。侵襲性乳腺管癌的治療方式較為複雜,可能需要結合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等多種方式,其治療效果與癌症分期、病患的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息息相關。

儘管乳腺管癌是台灣最常見的乳癌類型,但並非所有乳腺管癌的預後都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關鍵。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乳房攝影檢查,以及專業醫師的臨床檢查,能有效提高早期診斷率,並提升治療的成功率。 此外,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過度飲酒等,也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總而言之,了解乳腺管癌的特性,並積極採取預防及早期發現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乳癌帶來的威脅,守護女性的健康。 別讓恐懼阻礙你,積極面對,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乳癌 #常見 #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