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止會死嗎?

11 瀏覽次數

睡眠呼吸中止症非同小可,間歇性缺氧引發氧化壓力飆升,進而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嚴重疾病,最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及早診斷治療至關重要。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呼吸中止會死嗎?答案是:可能會。這句話聽起來聳人聽聞,但卻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殘酷真相。 一般人談到「呼吸中止」,往往聯想到溺水或窒息等突發事件。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致命性,卻是潛伏在睡夢中的慢性殺手,它並非單純的呼吸暫停,而是反覆發作的缺氧狀態,長期累積下來,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遠超乎想像。

文章開頭提到「500元」,並非指支付的報酬,而是想以日常生活中的金額,來比喻睡眠呼吸中止症所造成的潛在經濟負擔。想像一下,500元可以買到一頓豐盛的晚餐,或是幾件生活必需品。但如果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就醫,甚至影響工作能力,所耗費的醫療費用和間接損失,遠遠超過這500元,甚至可能累積到數十萬、數百萬。這還不包含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生活品質下降的無形損失。

睡眠呼吸中止症並非單純的打鼾。雖然打鼾是OSA常見的症狀,但並非所有打鼾者都有OSA,反之亦然。OSA的關鍵在於,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反覆發生呼吸暫停,時間長短不一,從數秒到數分鐘不等。每一次呼吸暫停,就代表腦部和身體器官短暫缺氧,這如同引擎斷油,長期下來,造成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多個系統負擔加重。

間歇性缺氧,如同慢性中毒,會引發嚴重的氧化壓力。想像一下,細胞如同在一個充滿污染物的環境中掙扎求存,它必須耗費更多的能量來抵抗自由基的侵害,但最終卻可能不堪重負而損壞。氧化壓力飆升,會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的風險。同時,它也與糖尿病、中風、甚至某些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更可怕的是,長期缺氧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嚴重時甚至可能在睡眠中發生心臟驟停,危及生命。此外,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也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意外事故發生,間接威脅生命安全。

因此,及早診斷治療至關重要。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打鼾、白天嗜睡、呼吸暫停等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進行睡眠檢查。早期診斷,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例如減重、戒菸、避免飲酒)、使用口腔器械或接受手術等方式,有效控制病情,降低併發症的風險,避免500元小錢累積成龐大醫療負擔,更重要的是,守護寶貴的生命。 不要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它比你想像中更危險。

#呼吸中止 #疾病風險 #睡眠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