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凝血劑出血怎麼辦?
10 瀏覽次數
好的,針對「服用抗凝血劑出血怎麼辦?」這個議題,我將以更詳盡且貼近台灣民眾習慣的方式,撰寫一篇原創性文章,希望能提供實用的資訊。
服用抗凝血劑出血怎麼辦?保命關鍵步驟與注意事項
抗凝血劑,顧名思義,是用來預防或治療血栓形成的藥物。在台灣,常見的適應症包括心房顫動、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以及裝有心臟瓣膜的患者。然而,這些藥物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帶來了出血的風險。了解如何應對服用抗凝血劑後發生的出血狀況,是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屬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為何服用抗凝血劑容易出血?
抗凝血劑的作用原理是干擾體內的凝血機制,讓血液不容易凝固。這雖然能有效預防血栓,但也使得小小的傷口都可能變成不易止血的麻煩。常見的抗凝血劑種類繁多,包括傳統的 Warfarin (可邁丁) 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 (NOACs),例如 Rivaroxaban (拜瑞妥)、Apixaban (艾必克凝) 和 Dabigatran (普栓達)。
發現出血徵兆,第一時間該怎麼做?
- 保持冷靜,立即評估出血狀況: 首先,深呼吸,不要慌張。仔細觀察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伴隨的症狀。
- 針對出血部位採取緊急止血措施:
- 皮膚擦傷或割傷: 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直接加壓止血,持續至少 10-15 分鐘。如果出血量大或無法止血,應立即就醫。
- 鼻出血: 坐直,身體略微前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軟骨部位,持續 10-15 分鐘。期間用嘴巴呼吸。如果止不住血,或者鼻血倒流至喉嚨,請立即就醫。
- 牙齦出血: 用冰敷臉頰,輕輕咬住乾淨的紗布。
- 其他部位出血: 盡可能採取加壓止血的措施。
- 立即聯絡您的醫師或藥師: 務必告知醫師或藥師您正在服用抗凝血劑,並詳細描述出血的情況。他們會根據您的狀況給予專業的建議,例如調整藥物劑量、進行相關檢查,或安排就醫。
- 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 未經醫師指示,絕對不要擅自停用或調整抗凝血劑的劑量。突然停藥可能導致血栓風險大幅增加,後果不堪設想。
- 記錄出血時間、部位、出血量,以及服藥時間: 這些資訊對於醫師判斷病情非常有幫助。
何時需要緊急就醫?
以下情況務必立即就醫:
- 出血量大,無法自行止血。
- 出現嚴重的頭痛、視力模糊、意識不清等症狀,可能為腦出血。
- 解黑便或血便,可能為消化道出血。
- 咳血,可能為肺部出血。
- 不明原因的瘀青或皮下出血,範圍迅速擴大。
- 女性月經量明顯增加,且持續時間過長。
- 任何您感到不尋常或擔心的出血狀況。
服用抗凝血劑的日常注意事項:
- 定期回診,監測凝血功能: 依照醫師指示,定期進行凝血功能檢查 (例如 INR),確保藥物劑量維持在理想範圍。
- 告知所有醫療人員您正在服用抗凝血劑: 無論是看牙醫、接受手術,還是進行其他醫療處置,務必告知醫師或牙醫師您正在服用抗凝血劑。
- 注意飲食,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有些食物 (例如深綠色蔬菜) 可能會影響 Warfarin 的藥效。請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了解飲食上的注意事項。
- 選擇安全的運動方式: 避免劇烈運動或容易發生碰撞的活動,以降低受傷的風險。
- 使用軟毛牙刷,避免用力刷牙: 保護牙齦,減少牙齦出血的機會。
- 使用電動刮鬍刀,避免刮傷皮膚: 相較於傳統刮鬍刀,電動刮鬍刀較不容易造成割傷。
- 外出時隨身攜帶藥物資訊卡: 藥物資訊卡上應載明您正在服用的抗凝血劑名稱、劑量、以及緊急聯絡人資訊。
結論:
服用抗凝血劑的確會增加出血的風險,但只要我們對相關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就能將風險降到最低。一旦發生出血狀況,切記保持冷靜,立即採取止血措施,並盡速聯絡醫師或藥師。唯有積極面對,才能確保用藥安全,享受健康的生活。
免責聲明: 本文章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
#出血 處理 #急救 #抗凝血劑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