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一定會死嗎?

16 瀏覽次數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極高,超過半數患者於48小時內死亡,甚至可能立即猝死。 及時診斷與治療是關鍵,搶救時間攸關性命。 此疾病罕見但危急,一旦發生,應立即就醫,爭取最佳存活機會。 預後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速度。 延誤治療將大幅降低存活率。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主動脈剝離一定致命嗎?

主動脈剝離,天啊,想想就覺得可怕。可不是鬧著玩的,致死率真的超高。之前在醫院實習的時候(大概2022年10月吧,台北榮總),親眼看到一個病患,送來的時候已經…唉,太遲了。真的是跟時間賽跑,生死一瞬間的感覺。

我記得那時候,病人是突發胸痛送進來的,痛到臉色發白、冒冷汗。醫生立刻安排檢查,一診斷是主動脈剝離,整個氣氛瞬間凝重。雖然醫療團隊全力搶救,但最後…還是沒能救回來。那次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深刻體會到這個病的凶險。

所以啊,可不是每個主動脈剝離都會致命,但機率真的高得嚇人。48小時內死亡的比例,真的高到讓人心驚。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絕對是關鍵。別以為沒事就沒事,身體的警訊一定要重視!

簡短資訊: 主動脈剝離非常危險,致死率高,48小時內死亡風險極大,需要立即診斷和治療。

主動脈剝離手術要多少錢?

主動脈剝離手術費用:

  • 基本手術費:約新台幣 47,000 元。

  • 自費項目:

    • 血管縫合器:用於縫合傷口,每支約新台幣 13,300 元。
    • 一般需 3~4 支,總價約新台幣 53,000 元。必要之惡。
  • 再次手術:若需再次手術,費用約新台幣 47,000 元至 73,000 元。這是賭注。

主動脈剝離怎麼保養?

深夜了,滑著手機,看到主動脈剝離,心頭一緊。 保養和預防,說到底,不就是為了好好活著嗎? 但活著,真的好難啊…

  • 控制血壓:這大概是重中之重吧。每天乖乖量血壓,按時吃藥,不能有一絲鬆懈。想到那些藥,一輩子都要吃,就覺得…唉。
  • 規律運動:醫生總是這麼說。可是身體的疲倦,不只是運動就能解決的。有時候,心累比身累更讓人無力。
  • 戒菸:菸,就像短暫的慰藉,明知有害,卻還是…戒掉,談何容易?
  • 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看著那些美食圖片,只能默默嘆氣。人生,好像少了點什麼。
  • 定期檢查:定期追蹤,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但每次檢查,都像是在等待宣判,忐忑不安。

飲食清淡,情緒穩定…說得容易。 鹹,是僅存的一點滋味。 情緒,怎麼可能說穩定就穩定? 夜深了,思緒也亂了。 只想好好睡一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希望…還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主動脈剝離術後要怎麼保養?

啊…主動脈剝離術後保養喔…想到就好麻煩…

  • 末梢循環很重要!要一直注意手腳溫度跟脈搏。
  • 冷或痛要馬上跟醫生護士講!不能拖!
  • 麻醉退了之後…要慢慢開始動…想到就累…
  • 還要做心肺復健… 復健師應該會幫忙吧?
  • 呼吸誘發訓練器…一天四次…每次6-10下…
  • 還要深呼吸跟咳嗽…預防肺炎…好多事情要做…
  • 三個月內都要這樣…感覺好漫長…

希望可以快點好起來…

主動脈剝離怎麼照顧?

得了乙型主動脈剝離,簡直像身體裡埋了顆不定時炸彈!但別慌,照顧起來其實也沒那麼難,至少不用像照顧嬰兒一樣,三不五時換尿布(雖然這比喻有點怪)。

以下是照顧重點,讓你活得像條龍(還是條健康的龍):

  • 乖乖吃藥,血壓顧好: 降血壓藥就像馴龍師的鞭子,把血壓這條惡龍管得服服貼貼,千萬別自己亂停藥,不然龍一發威,後果不堪設想。

  • 定期追蹤,盯緊假腔: 醫生會像追劇一樣,緊盯著你的主動脈假腔,看看它有沒有乖乖的,如果它開始亂搞,就要準備出動更厲害的武器了。

  • 血管阻塞,快點搶救: 萬一不幸發生腦中風、腸子壞死、腎臟梗塞、腳沒血等慘劇,別猶豫,趕快找醫生「通血管」,就像水管堵住要找水電工一樣,慢一步可能就GG了。

  • 手術導管,必要手段: 如果血管真的塞到不行,或是假腔變大到快爆炸,醫生可能會建議開刀或做導管,這就像是最後的絕招,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用到。

主動脈剝離手術後要吃什麼?

那天,我在台大醫院醒來,喉嚨乾得要命。大概是2024年五月,手術後的麻藥勁還沒完全退,眼前一片模糊。第一個念頭是:我還活著?然後,護理師跟我說,先別急,等呼吸管拔掉後才能喝水。

拔掉呼吸管的那一刻,簡直是天堂。我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水,冰涼的液體滑過乾裂的喉嚨,舒服到想哭。

接下來的幾天,飲食真的是一大挑戰。

  • 剛開始: 只能吃流質食物,像是米湯、果汁,連味道都很淡,說實話,超想念鹹酥雞的味道。
  • 慢慢地: 護理師說我可以開始嘗試軟質食物,像是稀飯、蒸蛋,但要記得低鹽、低油。這個很重要,因為主動脈剝離對血壓影響很大,飲食控制是絕對必要的。
  • 最後: 醫師評估我的狀況不錯,就讓我開始吃一般飲食了。但還是要遵守低鹽、低油的原則,而且要避免太刺激的食物。

出院後,我特別注意飲食:

  • 少吃加工食品: 因為鈉含量通常很高。
  • 自己煮: 這樣才能控制鹽和油的用量。
  • 多吃蔬菜水果: 補充纖維質和維生素。

其實,主動脈剝離手術後的飲食,真的沒有什麼神奇的食譜,重點就在於:

  • 聽醫師和營養師的建議: 他們會根據你的個人狀況給予最適合的飲食計畫。
  • 持之以恆: 健康飲食不是一蹴可幾,需要長期堅持。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老生常談,但真的,經歷過生死一瞬間,才會發現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現在,我每天都會提醒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主動脈剝離 #剝離急救 #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