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申報怎麼算?

22 瀏覽次數

台灣個人薪資申報,可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每人20萬7千元),或必要費用扣除,擇優減除後計算應稅所得。年收入未達20萬7千元者,可全額扣除。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薪資申報,聰明節稅:搞懂扣除額,讓你的血汗錢不白白流失!

每年報稅季,許多上班族最頭痛的莫過於薪資申報了。面對複雜的稅法條文,很容易一頭霧水,白白繳了不必要的稅金。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帶你了解台灣個人薪資申報的核心,讓你不再是霧裡看花,輕鬆搞懂,聰明節稅!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台灣的薪資申報並不是直接將你的年收入乘以稅率來計算。而是需要先計算出你的「應稅所得」,這個應稅所得才是課稅的基礎。而計算應稅所得的關鍵,就在於選擇對你最有利的「扣除額」。

目前,台灣薪資所得的扣除額主要有兩種方式:

1.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無論你的實際支出如何,都可以直接扣除20萬7千元。這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是個非常方便的選擇。但請注意,如果你的全年薪資收入未達20萬7千元,則可以全額扣除,也就是說,你的應稅所得將會變成零!

2. 必要費用扣除:

這個選項相對複雜,但對於某些特定職業的人來說,卻可能更為划算。所謂的「必要費用」,指的是因為工作而產生的特定支出,例如:

  • 職業專用服裝費: 必須是上班時穿著的特殊制服或工作服,才能列舉。
  • 進修訓練費: 必須是與職務相關的訓練課程或研習費用,並取得相關證明。
  • 職業上工具支出: 必須是與職務直接相關的工具費用,例如攝影師的相機設備、工程師的專業軟體等。

選擇必要費用扣除,必須保留所有相關憑證(例如發票、收據、學費繳納證明等),並在申報時逐項列舉,才能進行扣除。如果你預估你的必要費用總額超過20萬7千元,那麼選擇必要費用扣除可能更為有利。

那麼,我該如何選擇呢?

很簡單!你可以先試算一下。

  • 情境一: 如果你平時沒有特別的職業支出,或者相關支出很少,那麼直接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7千元,絕對是最方便省事的選擇。

  • 情境二: 如果你是特定職業,例如業務、攝影師、設計師等,因工作需要而有較高的職業支出,那麼務必好好整理相關單據,仔細計算必要費用總額,看看是否超過20萬7千元。如果超過,選擇必要費用扣除,就可以節省更多的稅金。

報稅前的小提醒:

  • 保留所有憑證: 無論選擇哪一種扣除方式,相關的收入證明、支出憑證都務必妥善保存,以備國稅局查核。
  • 善用網路工具: 財政部國稅局的網站提供了許多線上試算工具,可以幫助你快速計算出你的應稅所得和應繳稅額。
  • 諮詢專業人士: 如果你對於薪資申報有任何疑問,或者情況比較複雜,建議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他們可以提供更精確的建議。

總之,薪資申報並非難事,只要了解基本規則,選對適合自己的扣除方式,就能輕鬆節稅,讓你的血汗錢不白白流失。下次報稅季,別再害怕,勇敢面對,為自己爭取最大的權益吧!

#薪資 #薪資申報 #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