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多少不用報稅?

11 瀏覽次數

在台灣,年收入低於42.3萬通常免繳綜合所得稅。若以常見的13個月薪資計算,月薪約3.2萬以下的上班族,一般情況下也無需繳稅。然而,超過此門檻則需依照所得稅級距計算應繳金額。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年收入多少不用報稅?2024台灣報稅門檻精闢解析,讓你不再霧煞煞!

每到五月,報稅季的來臨總是讓許多人頭昏腦脹。到底年收入多少才需要報稅?超過多少又要繳多少?網路上資訊眾多,卻又讓人難以理解。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解析2024年台灣的免稅門檻,讓你不再為報稅問題傷腦筋!

先破除一個迷思:免繳稅不等於不用申報!

很多人誤以為年收入低於一定金額就完全不用理會報稅這件事,這是錯誤的觀念! 無論你的收入高低,都應該在報稅期間申報所得,才能確保自身的權益。 即使你的年收入低於免稅門檻,透過申報,你還是可能領回溢繳的稅款,或是退還扣繳的稅額。

那麼,2024年台灣免稅的基準線到底在哪裡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取決於你的綜合所得淨額。這個概念有點複雜,但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你的總收入扣除掉所有可以合法減免的項目後的金額。

以下為最常見的情況,讓你快速了解自己是否需要繳稅:

  • 單身且適用標準扣除額者: 2024年免稅額為9.2萬,標準扣除額為13.1萬,加計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7萬,總計43萬以下的年收入,通常免繳綜合所得稅。(9.2萬 + 13.1萬 + 20.7萬 = 43萬)

  • 已婚且夫妻合併申報,適用標準扣除額者: 2024年免稅額為18.4萬(兩人份),標準扣除額為26.2萬(兩人份),加計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41.4萬(兩人份),總計86.0萬以下的年收入,通常免繳綜合所得稅。(18.4萬 + 26.2萬 + 41.4萬 = 86萬)

重點來了!以下因素會影響你的免稅門檻:

  • 扶養親屬: 如果你有扶養父母、子女或其他符合規定的親屬,你可以申報扶養親屬的免稅額,進一步降低你的應稅所得。每位扶養親屬的免稅額為9.2萬。
  • 列舉扣除額: 除了標準扣除額之外,你也可以選擇列舉扣除額,例如醫藥費、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等。如果你符合列舉扣除的條件,並且列舉扣除的金額高於標準扣除額,則選擇列舉扣除對你更有利。
  • 其他扣除額: 除了上述提到的扣除額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扣除額可以讓你降低應稅所得,例如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等。

因此,要確定你是否需要繳稅,最準確的方式是:

  1. 計算你的總收入: 包括薪資、獎金、利息、股利等等。
  2. 計算你可以合法減免的項目: 包括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以及其他扣除額。
  3. 將總收入扣除掉所有可以合法減免的項目,得到你的綜合所得淨額。
  4. 如果你的綜合所得淨額為零或負數,則你不需要繳稅。

結論:

了解自己的免稅門檻,才能更聰明地規劃財務,合法節稅。建議大家花點時間研究相關法規,或是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才能確保自己的權益。報稅不再是難事,只要掌握關鍵資訊,就能輕鬆應對!記得,報稅是義務,也是權益,不要輕易放棄喔!

#不用報稅 #免報稅 #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