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肉芽如何去除?

18 瀏覽次數

眼周惱人肉芽,可透過手術、雷射或電燒去除。 較小且淺層者,甚至可嘗試消毒後小心挑除;扁平疣則以冷凍治療較佳。 切記,處理前務必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眼周的小肉芽,總是讓人覺得礙眼,甚至影響自信。這些突起的小顆粒,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安全有效地去除呢?

眼周常見的肉芽,其實包含許多種類,例如汗管瘤、粟粒腫、扁平疣、瘜肉等等,它們各有不同的特性和處理方式。自行判斷並處理,很可能造成誤判,引發感染或留下疤痕,得不償失。因此,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診斷,才是正確的第一步。

汗管瘤: 常見於下眼瞼,呈現膚色或略帶黃色的半透明小顆粒,通常成群出現。形成原因與體質、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好發於青春期女性。汗管瘤本身無害,但影響美觀。

粟粒腫: 呈現白色或淡黃色,如同米粒般大小的凸起物。形成原因與皮膚代謝異常有關,也可能與使用過於滋潤的眼霜有關。

扁平疣: 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增生,呈現扁平狀,膚色或略帶棕色,表面光滑。具有傳染性,需要特別小心處理。

瘜肉(skin tag): 柔軟的皮贅,常見於眼皮、頸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通常呈現膚色或略深,形狀不規則。

針對不同類型的肉芽,醫師會建議不同的治療方式:

  • 手術切除: 適用於較大或較深的肉芽,例如瘜肉。手術可以徹底去除病灶,但可能留下些微疤痕,術後需要妥善照護傷口。

  • 雷射治療: 二氧化碳雷射或鉺雅鉻雷射等,可以精準地汽化肉芽組織,傷口較小,復原較快。適用於汗管瘤、粟粒腫等。

  • 電燒: 利用電流產生熱能,燒灼肉芽組織。適用於較小且表淺的肉芽,例如汗管瘤。

  • 冷凍治療: 利用液態氮冷凍病灶,使其壞死脫落。特別適用於病毒感染引起的扁平疣。

  • 挑除: 對於非常表淺且小的粟粒腫,醫師可能會在消毒後,使用特殊的工具小心挑除。但此方法不適用於其他類型的肉芽,且不建議自行嘗試,以免造成感染或留下疤痕。

除了上述方法,有些醫師可能會針對汗管瘤建議使用外用藥膏,但效果因人而異。

再次強調,自行處理眼周肉芽存在風險。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可能導致感染、發炎、留下疤痕,甚至刺激肉芽增生。網路上流傳的偏方,例如使用牙膏、醋等塗抹,更是缺乏科學根據,且可能造成皮膚刺激和過敏。

因此,當您發現眼周出現肉芽時,切勿自行嘗試任何治療方法,應盡速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讓醫師根據您的 individual 狀況,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惱人的眼周肉芽,重拾自信光彩。

#眼周肉芽 #肉芽去除 #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