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救得回來嗎?

21 瀏覽次數

主動脈剝離無法根治,諶主任說明,治療著重於評估主動脈破裂風險。醫師會根據主動脈直徑擴大程度、肢體缺血狀況及血壓控制等因素,針對高風險部分進行治療,以穩定病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與死神拔河:淺談主動脈剝離的生死救援

主動脈,是人體最重要的血管,負責將心臟送出的血液輸往全身。當這條生命線的內壁發生撕裂,血液竄入內外壁之間,形成所謂的「主動脈剝離」,就如同定時炸彈般,隨時可能引爆。新聞上時有所聞的猝死案例,主動脈剝離往往是幕後黑手。

那麼,主動脈剝離真的束手無策、只能等死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雖然主動脈剝離如同諶主任所說,無法「根治」,但透過精準的診斷、及時的介入,以及完善的後續照護,許多病患都能成功地從鬼門關前被搶救回來,重獲新生。

重點在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時間,是與死神拔河的關鍵。

主動脈剝離的診斷與評估:

當出現突發性、劇烈且有如刀割般的胸痛或背痛時,就應該高度懷疑主動脈剝離的可能性。其他的症狀還包括呼吸困難、暈眩、肢體麻木或無力等。診斷工具包括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經食道超音波(TEE)等,能夠清晰地呈現主動脈的狀況,確認剝離的位置、範圍,以及是否影響到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

治療策略:穩住現況,解決風險:

諶主任提到,治療的重心在於評估主動脈破裂的風險,並針對高風險部分進行治療。這包含兩個重要的層面:

  • 藥物治療: 主要目標是控制血壓和心跳,降低主動脈壁的壓力,減緩剝離擴大的速度,甚至阻止破裂的發生。
  • 手術治療: 當剝離範圍廣泛、影響重要血管供應,或是出現破裂跡象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手術的方式會根據病況而有所不同,包括傳統開胸手術和微創血管支架手術(TEVAR)。傳統開胸手術需要切開胸腔,置換受損的主動脈。而TEVAR則是透過導管將血管支架送入主動脈,封閉剝離的入口,重建正常的血流通道。

手術後的長期照護:

即便成功完成手術,主動脈剝離的病患仍需要長期的追蹤和照護。定期回診檢查,嚴格控制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復發的風險。

結語:希望與曙光:

主動脈剝離固然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並非絕症。現代醫學的進步,提供了我們更多與死神搏鬥的武器。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以及持之以恆的照護,都能夠為患者帶來希望與曙光。我們應該提高對主動脈剝離的警覺,學習辨識症狀,把握黃金搶救時間,讓更多人能夠戰勝病魔,擁抱健康的人生。

這篇文章盡量避免與網路常見文章重疊,著重於讓讀者了解主動脈剝離的「可治療性」,並強調及早發現的重要性。

#主動脈剝離 #病情預後 #醫療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