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證號碼怎麼產生的?

21 瀏覽次數

台灣身分證字號由單一英文字母開頭,搭配八位數字流水號及一位檢查碼,共十碼組成,確保國民身分識別的唯一性。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身分證字號:編碼的秘密

台灣身分證,作為每個國民獨一無二的身分識別,其字號編碼可是大有學問呢!

身分證字號共有十個碼,包含一個英文字母、八個數字和一個檢查碼。英文字母共用 26 個,其中不含 I、O、Q,避免與數字混淆。而八個數字流水號,則是從 00000001 至 99999999 循環使用。最後一個檢查碼則是用來驗證身分證字號的正確性,確保沒有輸入或抄寫錯誤。

身分證字號的編排原則是依照人出生時間的先後順序,從男性的 A 字號開始編號,接著是女性的 W 字號,最後才是外籍人士的 F 字號。因此,從身分證字號的英文字母,就可以判斷出持有人的性別和身分。

編碼的靈魂人物是著名的數學家袁鏗教授。他設計了一個演算法,將英文字母和流水號轉換成十進位的數字,再利用模數運算產生檢查碼。這個檢查碼的計算方式十分精密,可以有效地驗證身分證字號的真偽。

身分證字號的設計不僅確保了國民身分的唯一性,同時也兼具防偽功能。除了透過演算法檢查碼驗證外,也可以透過更直觀的方式進行初步檢核。例如,身分證字號中的流水號數字總和必須是偶數,檢查碼則是這個偶數總和除以 10 的餘數。

身分證字號不僅是個人的身分識別,更是台灣數學家智慧的結晶。它不僅確保了國民身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更展現了數學在實務中的應用與價值。

#產生方式 #計算規則 #身分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