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後期會有什麼症狀?
糖尿病後期的警訊:不可輕忽的嚴重併發症
糖尿病,這名詞或許聽起來不再陌生,但它在體內潛藏的破壞力,卻常被輕忽直到後期併發症浮現才驚覺事態嚴重。 許多人以為糖尿病就只是血糖高,需要控制飲食和運動,卻忽略了若長期未能妥善管理,它會在體內悄然築起一座摧毀健康的城牆。 那麼,糖尿病後期究竟會出現哪些令人聞之色變的症狀呢? 它並非單純的血糖數值上升這麼簡單,而是牽涉到全身各個器官系統的衰竭。
首先,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酮酸中毒與高滲透性高血糖昏迷。 酮酸中毒通常發生在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身體開始分解脂肪產生酮體,導致血液酸化,引發噁心、嘔吐、呼吸急促,甚至意識模糊、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狀。 而高滲透性高血糖昏迷則常見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由於嚴重脫水和高血糖,導致血液滲透壓升高,進而影響腦部功能,出現意識混亂、嗜睡、脫水、口渴、排尿頻繁等,嚴重時也會陷入昏迷。這兩種情況都屬於糖尿病的急症,需要立即就醫處理。
除了危及生命的急症外,長期高血糖也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逐漸演變成各種慢性併發症。 其中,心血管疾病堪稱糖尿病後期最主要的殺手。 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硬化,增加心臟病、中風及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 患者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肢體麻痺無力、下肢潰瘍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肢體壞死需要截肢。
此外,糖尿病也會影響腎臟的功能。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的微血管,導致腎臟過濾功能下降,最終發展成糖尿病腎病,甚至需要洗腎。 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後期可能出現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
神經系統也容易受到糖尿病的侵害。 高血糖會損傷神經纖維,造成糖尿病神經病變,出現肢體麻木、刺痛、灼熱感、肌肉無力等症狀。 嚴重者甚至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導致胃輕癱、便秘或腹瀉。
眼睛也是糖尿病容易攻擊的器官。 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血管,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甚至失明。 初期可能出現視力模糊,後期則可能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
總而言之,糖尿病後期併發症的嚴重性不容小覷。 及早診斷、積極控制血糖、定期追蹤檢查,才能有效預防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不要等到身體發出強烈警訊,才意識到糖尿病的可怕後果。 健康管理,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如果您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上述任何症狀,請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記住,預防勝於治療,積極面對才能戰勝糖尿病!
#併發症 #後期症狀 #糖尿病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