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會再生嗎?

14 瀏覽次數
神經細胞會當,無閣辦法再生。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神經元會再生嗎?神經細胞會當,無閣辦法再生?

這句「神經細胞會當,無閣辦法再生」的俗語,佇咱台灣社會流傳已久,毋知害傷幾落人的希望。細漢時,大人攏會講:「頭殼愛保養,神經細胞死了就袂閣活轉來!」這句話聽起來煞有介事,也確實影響著阮對腦部的使用和保養觀念。毋過,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句俗語的真實性,已經受到挑戰。

事實上,神經元會當再生,這个現象叫做「神經新生」(Neurogenesis)。雖然講,神經新生的速度佮範圍,並毋是像皮膚細胞遐爾活跳,也毋是所有種類的神經元攏會當再生,但是佇特定的腦區,神經新生是確實存在的。

目前的研究顯示,佇成年人的腦內,主要有兩個區域會產生新的神經元:一個是海馬迴(Hippocampus),負責學習、記憶佮空間導航;另一個是嗅球(Olfactory bulb),負責處理嗅覺訊息。佇這兩個區域,存在著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s),猶原保留著分化成神經元的能力。

海馬迴佇學習和記憶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新的神經元會佇齒狀迴(Dentate gyrus)產生,並且整合到現有的神經網路中,增強學習和記憶的功能。想像一下,海馬迴就好似一間不斷擴建的圖書館,新的神經元就是新的書架,可以存放更多的資訊。這也解釋了為啥咪持續學習新事物,可以幫助維持腦部健康,因為學習會刺激神經新生。

嗅球是處理嗅覺訊息的區域,新的神經元會從側腦室(Lateral ventricle)的室下區(Subventricular zone)遷徙到嗅球,取代老化或受損的嗅覺神經元。這就好似一間工廠,舊的機器汰換掉,新的機器上線,確保工廠的正常運作。

雖然講神經新生提供了腦部修復和功能提升的可能性,但是影響神經新生的因素真複雜,包括基因、年齡、環境、生活習慣等等。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新生的速度會逐漸減緩。

生活中的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等等,攏會抑制神經新生。反過來,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豐富的社交活動,攏會促進神經新生。特別是運動,研究顯示,運動可以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產生,BDNF是一種可以促進神經新生和神經元存活的蛋白質。

除了運動以外,學習新的技能,例如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樂器,或是參與新的社交活動,也對神經新生有幫助。因為這些活動會刺激腦部,促進新的神經元產生,並且增強現有的神經連結。

所以,毋通閣相信「神經細胞會當,無閣辦法再生」這个迷思。雖然神經新生毋是萬靈丹,也毋是所有腦部損傷攏會當靠神經新生來修復,但是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續的學習,咱會當促進神經新生,維持腦部健康,並且提升認知功能。

總而言之,神經元會當再生,雖然速度有限,而且侷限於特定腦區,但是這个發現顛覆了傳統的觀念,也提供了咱新的思考方向。与其擔心神經細胞會死,不如積極地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續的學習,來促進神經新生,活化咱的腦袋,讓人生更加豐富精彩。就像一塊田地,只要好好耕耘,就會有新的生命萌芽,茁壯成長。咱的腦袋嘛是仝款,只要好好保養,持續學習,就會充滿活力,永保青春。

#大腦修復 #神經再生 #神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