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為什麼會肚子餓?

9 瀏覽次數

熬夜擾亂身體節律,導致抑制食慾的瘦體素下降,而促進食慾的飢餓素卻飆升,讓你深夜飢腸轆轆,更容易暴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進而影響健康。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深夜的飢餓召喚:熬夜為何讓你肚子餓?

凌晨兩點,窗外萬籟俱寂,你卻被飢餓感啃噬著,肚子咕嚕咕嚕叫個不停,即使剛吃過晚餐也一樣。這不是意志力薄弱,也不是你貪吃,而是熬夜,這個現代人的「文明病」,正在暗中操控你的胃口。 為什麼熬夜會讓人肚子餓?這不僅僅是「感覺」肚子餓那麼簡單,而是身體內部一場激素的戰爭正在上演。

我們都知道,規律的作息對健康至關重要,它影響著身體的生物鐘,也控制著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而熬夜,則打破了這精妙的平衡,讓體內負責掌控飢餓與飽足感的激素們「群魔亂舞」。

關鍵角色之一是「瘦體素」(Leptin),這種激素由脂肪細胞分泌,作用是抑制食慾,告訴大腦:「我已經吃飽了!」當我們規律作息,睡飽了,瘦體素的水平會維持穩定,讓我們在白天保持正常的食慾,晚上自然不會感到飢餓。然而,熬夜嚴重擾亂了身體的節律,導致瘦體素的分泌減少,其抑制食慾的功效下降,為飢餓感的來襲打開了方便之門。

與此同時,另一個主角「飢餓素」(Ghrelin)則乘虛而入。飢餓素主要由胃部分泌,它像個飢餓信號的使者,不停地向大腦發送「我餓了!快給我食物!」的訊息。熬夜時,由於身體處於疲勞狀態,加上生物鐘紊亂,飢餓素的分泌量會大幅增加,進一步加劇飢餓感。這也就是為什麼熬夜的人,即使吃過東西,還是會感到飢餓難耐。

然而,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熬夜導致的激素失衡,不僅僅會讓你肚子餓,還會影響你的食物選擇。 疲憊的身體往往更渴望快速補充能量,因此你更容易被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吸引,例如麵包、餅乾、甚至是夜宵的炸物等。這些食物雖然能迅速提供能量,但卻缺乏營養,容易導致血糖飆升,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形成惡性循環。 長期如此,不僅造成體重增加,也容易引發代謝疾病等健康問題。

因此,要戰勝深夜的飢餓召喚,最重要的還是規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能讓瘦體素和飢餓素維持平衡,讓你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飽足感,遠離深夜暴飲暴食的誘惑。 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攝取營養,避免過度飢餓,也是非常重要的。 別讓熬夜成為你健康飲食的絆腳石,及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身體。 記住,真正的飽足感,來自於健康規律的生活,而不是深夜裡冰冷的食物。

#深夜 食慾 #熬夜 肚子餓 #睡前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