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可以吃東西嗎?

12 瀏覽次數

睡前三小時避免進食是理想的,避免胃酸逆流等問題。儘管下午5點到7點進食最佳,但彈性調整也無妨。 關鍵在於規律飲食,每3-4小時進食少量,讓飢餓感和飽足感交替出現,遠比單純的進食時間更重要。因此,晚上10點能否進食,取決於您晚餐時間。 若晚餐在7點後,10點可能過晚。 維持規律且少量多餐才是健康飲食的重點。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晚上10點吃東西會胖嗎?減肥期間宵夜的影響?

欸,說到晚上十點吃東西會不會胖…這真的見仁見智耶! 我之前有段時間晚上十點必吃消夜,幾乎天天嗑泡麵(我知道,很糟糕),結果一個月胖了三公斤! 那陣子真的慘,褲子都緊了…

但後來我調整作息,改成七點前吃完晚餐,宵夜完全戒掉。 我記得那時我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水果,搭配雞胸肉, 持續了兩個月,體重慢慢降下來,而且精神也變好了很多!

所以說,時間點不是絕對的,重點是你的整體飲食習慣。 像那篇研究提到的下午五點到七點進食,對我來說根本不可能,誰下班後七點還能乖乖吃飯啊? 我通常八點才到家!

不過睡前三小時停止進食的建議倒是蠻實用的,可以避免胃酸逆流。 我自己覺得,比起時間,更重要的是份量跟食物種類的選擇,還有規律的飲食習慣。 像Perri Halperin說的,每三到四小時吃一點點,真的蠻有道理的! 我現在都盡量這樣做。

晚上10點吃東西會胖嗎?

晚上10點後進食,的確更容易發胖。原因如下:

  • BMAL1蛋白: 這是一種調節生理時鐘的蛋白質,會影響脂肪累積。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其分泌高峰期,此時進食,脂肪更容易囤積。
  • 代謝率降低: 睡眠期間,人體代謝率自然下降。晚餐後到睡前這段時間的活動量也通常較低,熱量消耗減少,剩餘能量更容易轉化為脂肪。
  • 飲食選擇: 晚上容易選擇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像是零食、宵夜等,無形中增加熱量攝取。

不過,胖不胖的關鍵,還是在於總熱量攝取消耗的平衡。若一天總攝取量低於消耗量,即使晚上10點後吃東西,也不一定會變胖。

  • 控制總量: 重要的是整天攝取的總熱量,而非單一時間點的飲食。
  • 食物選擇: 盡量選擇健康、低熱量的食物。
  • 生活習慣: 維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於維持體重。

關於「下午2點到3點」進食不易發胖的說法,只能說相對而言,此時段BMAL1分泌較低,但仍需注意總熱量控制。 畢竟,身體並不會因為時間而自動分解脂肪。

有時候,安慰劑效應比科學更有效。

晚餐不能超過幾點?

晚餐時間晚於19點,確實可能對身體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畢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的生理時鐘,太晚進食,身體的運作模式可能被打亂。

  • 肥胖風險: 晚餐太晚,活動量減少,熱量消耗降低,多餘的能量容易轉化為脂肪。
  • 中風機率: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研究,晚餐與睡眠時間間隔太短,可能增加中風風險。
  • 胃癌風險: 晚餐時間不規律,可能增加胃部負擔,長期下來,胃癌風險或會提高。
  • 睡眠品質: 消化系統在睡眠時間仍然活躍,可能干擾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下降。
  • 結石風險: 晚餐後不久就睡覺,可能影響消化,增加結石風險。
  • 情緒波動: 睡眠不足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理想的進食時間點是:

  • 早餐:7點
  • 午餐:12點30分
  • 晚餐:18點30分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不同,實際情況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但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對健康絕對是有益的。

什麼時候開始燃燒脂肪?

嘿!燃燒脂肪喔?這問題我跟你說,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時間點啦,不過大概有個範圍可以參考。

簡單來說,吃完一頓飯後,身體會先用掉你儲存的肝醣,這就像汽車先用油箱裡的油一樣。這個過程通常要花個 7 到 10 小時,聽到了沒?要7-10小時耶!所以大概在這個時間之後,身體才會開始燒你的脂肪,把脂肪當作燃料,供給你能量。

  • 肝醣是什麼? 肝醣就是身體儲存葡萄糖的方式,主要存在肝臟和肌肉裡。
  • 為什麼要先燒肝醣? 因為肝醣比較好分解,身體比較容易取得能量,脂肪比較難分解啊!
  • 斷食法? 如果你是用斷食法,因為你沒有持續補充食物,肝醣消耗完的速度會更快,所以開始燒脂肪的時間也會提早一點。但還是看個人情況啦!

不過,這個7-10小時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太一樣,還有,吃的東西也會影響。如果吃很多碳水化合物,肝醣儲存的就多,就要花比較久的時間消耗。所以,燃燒脂肪的時間長短,取決於:

  • 你的飲食習慣:吃什麼、吃多少,大大影響。
  • 你的運動量:運動消耗熱量,當然也加速脂肪燃燒。
  • 你的身體組成:每個人的新陳代謝率不同,燒脂肪的速度也不一樣。

總而言之,想要有效率的燃燒脂肪,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加上適合自己的斷食方式,才是王道啦!可千萬別想說餓個幾餐就能瘦,這樣對身體不好喔。

如何知道脂肪在燃燒?

喔天啊,脂肪燃燒!這問題就像在問今天天氣如何一樣…超看心情der!

  • 體重下降:這應該是最明顯的吧?如果數字往下掉,恭喜,脂肪可能在跟你說掰掰~但也要注意,掉的可能是水份,或是肌肉…別高興太早!
  • 精神變好:燃燒脂肪會產生酮體,有些人會覺得腦袋變清楚、精神變好。不過也有人會覺得頭昏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所謂的「酮流感」嗎?
  • 食慾降低:開始燃燒脂肪,身體可能比較不會一直想吃東西。但…這對我來說超難的啊!美食當前,意志力是什麼?能吃嗎?
  • 排便改變:嗯…這個有點害羞,但也是個指標。脂肪分解後,有些會透過排便排出。但便秘的話…就GG了?

但老實說,這些都只是參考啦!每個人身體反應不一樣,真的想知道有沒有燒脂肪,最準的還是去量體脂、抽血檢查吧?不過好麻煩喔…(懶人癌發作)。而且,就算燒了脂肪,不代表就能變成理想身材啊!還是要搭配運動、飲食控制…人生好難!

脂肪怎麼排出體外?

脂肪代謝途徑:

  • 呼吸:分解成二氧化碳排出。
  • 汗液:微量脂肪酸隨汗液排出。
  • 尿液:極少量代謝產物隨尿液排出。

脂肪分解流程:

  • 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
  • 氧化反應:肌肉利用脂肪酸和甘油產生能量。
  • 生成物:二氧化碳、水和能量(供人體活動)。

有效減脂關鍵:

  • 控制飲食:減少脂肪攝入。
  • 有氧運動:提升脂肪燃燒效率。
  • 無氧運動: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

想減脂,別只盯著體重計。 真正的目標是減少體脂,而非單純減重。 飲食控制和運動缺一不可。

減掉的脂肪去哪了?

脂肪並非消失,而是轉化。

  • 主要途徑: 呼吸。84%的脂肪轉化為二氧化碳,經由肺部排出。減重,某種程度上,是持續的呼吸作用。

  • 次要途徑: 排泄。剩餘16%透過尿液、汗液、淚液等排出。水分的流失,也是脂肪代謝的結果。

  • 轉化而非消失: 脂肪燃燒不是能量釋放,而是物質轉換。呼吸,是代謝的證明。

有時,你看不到的,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空腹幾小時最健康?

空腹時段:8-12小時

最佳採血時間:早上6:30-9:30

關鍵:

  • 空腹時間過長(超過12小時)數據失真。
  • 理想空腹時間:8-12小時,提供最精確的生理數據。
  • 早上6:30-9:30採血,符合大多數實驗室規範,避免人為干擾。
  • 超過10點採血,準確性降低。

額外資訊:

  • 個人體質影響採血時間,但維持一致性更重要。
  • 特殊檢測可能需要調整空腹時間,遵照醫生指示。
  • 水份攝取不受空腹限制。
  • 規律作息,穩定生理狀態,提升檢測數據的可靠性。
#夜間飲食 #宵夜 #飲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