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傳票可以不去嗎?
9 瀏覽次數
收到民事傳票?千萬別掉以輕心!小心權益睡著了
收到法院寄來的民事傳票,許多人第一個反應是:「我可以不去嗎?」答案並非絕對肯定,而是要視情況而定,但務必謹慎處理,千萬別抱著僥倖心態,忽略了其中潛藏的風險。
民事傳票,代表你被捲入了一場法律戰。 法院傳喚,是為了讓你針對案件內容陳述意見,提供證據,以利法官釐清真相,做出公正的判決。
不去會怎樣?輕忽傳票的後果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
- 法官可能直接依對方的主張做出判決。 如果你沒有出庭,也未提出任何書面說明,法官很可能認為你默認了對方的指控,進而做出對你不利的判決。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必須承擔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
- 喪失抗辯的機會。 民事訴訟講求證據,若你未出庭提供證據,就等於放棄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讓對方單方面陳述,對你非常不利。
- 可能被視為「一造辯論判決」。 即使你日後提起上訴,也會因為先前未出庭,在證據蒐集和程序上受到限制,增加勝訴的難度。
- 可能需要負擔額外的訴訟費用。 如果因為你的缺席導致訴訟延宕,法院可能會要求你負擔額外的訴訟費用。
那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
雖然出庭應訊是義務,但法律也考慮到特殊情況,允許在特定情形下不出席:
- 有正當理由無法出庭: 例如生病、出國、重大意外等,導致你無法親自到庭。此時,務必在開庭前向法院提出「請假狀」,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如診斷證明、機票等)。
- 委任律師出庭: 民事訴訟可以委任律師全權處理,由律師代表你出庭應訊。這也是一種保護自身權益的方式。
- 聲請遠距訊問: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聲請利用視訊方式進行訊問,免去舟車勞頓。
收到傳票後,你應該這麼做:
- 仔細閱讀傳票內容: 了解開庭時間、地點、案由、以及傳票上的指示。
- 積極準備: 收集與案件相關的證據,並思考如何陳述對自己有利的事實。
- 若有困難,儘早尋求專業協助: 諮詢律師或法律扶助機構,了解你的權益和義務,擬定最佳的應對策略。
- 務必回覆法院: 無論是請假、委任律師,或是聲請其他程序,都要以書面方式向法院提出,並保留相關證明。
總而言之,收到民事傳票絕對不能置之不理。即使真的有困難無法出庭,也務必主動與法院聯繫,說明情況,並尋求專業的協助。積極應對,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傳票 #拒絕 #民事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