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會被記大過?

19 瀏覽次數

學生嚴重違規,如無照駕駛、言語侮辱師長、或涉及重大霸凌事件,通常會被記大過。累積滿三大過,學校可能進行留校察看,嚴重者甚至可能請家長帶回管教。這是學校處理學生問題行為的標準流程。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大過:學生時期不希望收到的「紅色警告」

學生時代,獎懲制度就像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獎勵讓人雀躍,處罰則讓人心驚膽跳。而「大過」,更是許多學生避之唯恐不及的一種懲罰。它不僅僅是榮譽上的污點,更可能影響升學甚至未來的發展。究竟怎樣的行為,會讓學生不幸收到這張「紅色警告」呢?

一般而言,學校的獎懲規定各有不同,但觸犯校規情節嚴重,影響校園秩序,損害他人權益,或是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往往容易被記大過。然而,與網路常見的說法不同,大過的判斷並非單純的「一翻兩瞪眼」,而是需要考量事件的嚴重程度、學生的主觀意圖、以及事後補救措施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見,但需要具體情況分析,才能判斷是否會被記大過的行為:

1. 危險行為:

  • 無照駕駛或騎乘機車: 這不僅違反交通法規,更威脅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如果學生在校園內或附近發生無照駕駛行為,並造成潛在危險,被記大過的可能性極高。但如果僅僅是放學後在偏遠地區的短程騎乘,且未造成任何事故,則可能被記小過或警告處分。
  • 攜帶或使用危險物品: 刀械、棍棒、甚至是具有攻擊性的噴霧劑等,未經允許攜帶到校園,都會嚴重威脅校園安全。是否記大過取決於攜帶的目的、使用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影響。

2. 影響校園秩序:

  • 公然侮辱或毀謗師長: 學生對師長應有基本的尊重。如果學生在公開場合使用不雅字眼辱罵師長,或散播不實謠言毀謗師長名譽,且情節嚴重,足以損害師長尊嚴,則可能被記大過。
  • 惡意破壞公物: 學校公物是全體師生共同使用的資源,惡意破壞會影響他人的使用權益。破壞的程度、動機,以及後續的賠償或修復情況,都會影響懲處的輕重。
  • 重大考試舞弊: 考試是評估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舞弊行為不僅違反考試公平性,也破壞校園誠信。大規模、有組織的作弊行為,或是影響考試結果的作弊行為,通常會被記大過。

3. 涉及霸凌或暴力:

  • 言語霸凌: 持續性的、惡意的言語攻擊,造成受害者身心受創,情節嚴重者可能構成霸凌。如果行為人態度惡劣,毫無悔意,且受害者身心受到嚴重影響,則可能被記大過。
  • 肢體霸凌: 毆打、推擠、或其他肢體上的攻擊行為,都會嚴重威脅受害者的人身安全。情節嚴重,造成他人受傷者,必然會受到嚴厲的懲處,記大過是必然的。

重要的是,學校在處理學生違規行為時,會秉持教育輔導的原則,並非一味地懲罰。 學生事後的悔改態度、家長的配合程度、以及是否願意接受輔導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懲處結果。

因此,學生應時時謹言慎行,遵守校規,遇到問題應主動尋求幫助。避免觸犯校規,才能避免收到令人懊惱的「紅色警告」,維護自己的學習權益,以及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

#處分 #記大過 #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