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戶可以有存款嗎?

8 瀏覽次數

低收入戶申請資格,除了家庭總收入需低於最低生活費,還需考量動產與不動產限制。例如,在台北市,平均每人存款不能超過15萬,且房地產價值不能超過795萬。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低收入戶的存款限制:一線希望與真實考量

在經濟壓力下掙扎求生的低收入家庭,申請政府補助往往是他們生活中的一線希望。然而,低收入戶的申請資格並非單純以收入作為唯一標準,名下的動產,也就是存款,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低收入戶可以有存款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設有限制。

政府在審核低收入戶資格時,除了評估家庭總收入是否低於最低生活費標準外,還會針對其名下的動產與不動產進行審查。這個審查機制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政府的資源能真正落入最需要幫助的人手中,避免有心人士利用制度漏洞。

以台北市為例,目前的規定是平均每人存款不能超過15萬元,且房地產價值不能超過795萬元。這個數字看似不高,但對於許多長期處於貧困狀態的家庭而言,要維持如此低的存款,實際上並非易事。

那麼,為何要設定存款限制呢?

主要的原因是,存款代表著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用來應付突發狀況,例如醫療支出、子女教育費用,或是失業期間的生活開銷。如果申請者擁有超出標準的存款,可能代表他們具備一定的自我支撐能力,因此會影響其申請低收入戶的資格。

然而,這樣的限制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首先,15萬元的存款對於應付現代社會的高昂生活成本,是否足夠? 尤其是在面臨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時,15萬元可能很快就會消耗殆盡。對於長期處於經濟弱勢的家庭而言,要累積這筆存款,往往需要省吃儉用,甚至犧牲基本的生活品質。

其次,這樣的限制是否會鼓勵「藏錢」的行為? 為了符合申請資格,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將存款轉移到親友名下,或是將現金藏在家中,這不僅增加了稽核的難度,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社會問題。

再者,對於努力儲蓄以改善生活的家庭,這樣的限制是否會造成反效果? 許多低收入戶家庭,雖然收入微薄,但仍然努力工作、節省開支,希望能為子女的教育或未來的退休生活做準備。如果因為存款超過標準而失去低收入戶的資格,可能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甚至讓他們陷入更深的貧困。

因此,在評估低收入戶的存款限制時,需要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考量。政府可以考慮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更彈性的審核標準。例如,對於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而導致存款增加的家庭,可以酌情放寬限制。同時,也應該加強宣導,鼓勵民眾誠實申報,並提供相關的理財規劃諮詢,幫助低收入戶家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低收入戶的補助,是社會安全網的重要一環。在設計相關政策時,除了要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外,更要關注弱勢群體的真實需求,避免讓善意的美意,反而成為他們的阻礙。只有真正了解他們的困境,才能制定出更有效、更人性化的扶助政策,讓他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並有機會擺脫貧困的循環。

#低收入戶 #存款 #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