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打方向燈還能檢舉嗎?

24 瀏覽次數

未打方向燈,雖然罰款範圍在 1200 元至 3600 元,但目前並未納入最高罰鍰 1200 元以下的微罪檢舉範圍。 方向燈攸關行車安全,是後方車輛判斷前車動向的重要設備。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未打方向燈,真的無法檢舉嗎?釐清迷思,保障行車安全

台灣道路交通頻繁,行車安全至關重要。許多駕駛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未打方向燈的經驗,或許是路況緊急,或許是習慣使然,但「未打方向燈」真的就只能自認倒楣、無法檢舉嗎? 雖然坊間流傳著「未打方向燈罰則太低,無法檢舉」的說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單純。

文章開頭提到,未打方向燈的罰款的確落在 1200 元至 3600 元之間,而這確實超出了目前「民眾檢舉交通違規」系統中,針對微罪(罰鍰 1200 元以下)的檢舉範圍。這也解釋了為何單純未打方向燈的行為,一般民眾不易透過線上或郵寄等方式直接檢舉成功。

然而,這並不代表未打方向燈的行為就完全「無法」檢舉或處理。 關鍵在於「情節」。

如果未打方向燈的行為,單純只是在變換車道或轉彎時一時疏忽,且沒有造成其他交通事故或險情,的確較難以被檢舉成功,也較可能只被警方於現場執法時才會開罰。

但若未打方向燈的行為,造成了以下情節,則檢舉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 造成其他車輛緊急煞車或閃避,險釀事故: 這種情況下,若有其他證據,例如行車記錄器畫面、目擊證人證詞等,足以證明未打方向燈的行為直接導致其他車輛產生危險,則警方很有可能受理檢舉,並依據相關規定開罰。 這不只是單純的「未打方向燈」,而是涉及「危險駕駛」的行為。

  • 頻繁且故意的未打方向燈行為: 如果某輛車輛經常性、習慣性地未打方向燈,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及安全,則相關單位可以蒐集證據後進行檢舉或取締。這類情況可能需要透過警方或相關單位長期觀察監控才能處理。

  • 結合其他違規行為: 例如未打方向燈同時又超速、闖紅燈等,則整體違規情節加重,檢舉成功的機率也會提升。

總之,雖然單純的「未打方向燈」行為,一般民眾較難直接檢舉,但若此行為造成其他危險或違規情節加重,則仍有機會透過檢舉或其他管道來處理。 方向燈是行車安全的重要指標,駕駛人應養成良好習慣,確實使用方向燈,以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避免因一時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切勿抱持僥倖心態,安全駕駛才是最重要的。

#未打方向燈 #檢舉 #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