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曠課多少會被退學?

23 瀏覽次數

高中生要注意!如果學期缺課總節數超過一半,或是曠課累積達到42節,學校會召開相關會議,並依照規定啟動適性輔導和教育處置。學生應留意出勤狀況,避免影響學習權益。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高中曠課紅線:離退學到底有多遠?深入解析台灣高中出缺席規定

許多高中生對曠課抱持著僥倖心態,偶爾翹個幾堂課似乎無傷大雅。然而,你知道嗎?台灣高中對於出缺席有著嚴格的規範,一旦超過一定的曠課標準,不僅會影響學業成績,更可能面臨被退學的風險。網路上雖然有一些相關資訊,但多半語焉不詳,讓人霧裡看花。本文將深入解析台灣高中曠課與退學之間的關係,讓你徹底了解其中的關鍵數字,避免誤踩紅線。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曠課並非直接導致退學的唯一因素,而是啟動學校輔導機制的重要指標。 也就是說,累積過多的曠課記錄,會引起學校的關注,進而啟動一系列的輔導措施,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如果學生在輔導後仍未改善,才會進一步考慮更嚴厲的處置,包含可能被輔導轉學,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才有可能面臨退學。

那麼,究竟曠課多少節才會觸發這些機制呢?如同你提供的資訊所言,台灣高中對於曠課的容忍度相當有限。大致上,有兩個關鍵指標需要特別注意:

  1. 學期缺課總節數超過一半: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學期總共有假設1000節課,你缺席超過500節,就會被視為出勤狀況異常。這不單指曠課,還包括事假、病假等所有缺席節數的加總。

  2. 曠課累積達到42節: 這是一個更直接的指標。即使你的總缺席節數沒有超過一半,但如果光是曠課就累積到42節,也會啟動學校的輔導機制。

一旦達到上述任一標準,學校會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等相關規定,召開會議(例如:學生獎懲委員會、輔導會議等),對學生進行適性輔導和教育處置。這些處置可能包含:

  • 約談與輔導: 老師、導師或輔導老師會與學生進行面談,了解曠課的原因,並提供相關的輔導資源。
  • 家長聯繫: 學校會通知家長,共同協助學生解決曠課問題。
  • 懲戒措施: 根據曠課情節的輕重,可能會給予警告、小過、大過等處分。
  • 改變學習方式: 學校可能建議學生參與補救教學、個別輔導等,以彌補缺席課程的內容。
  • 輔導轉學: 如果學生在經過多次輔導後仍未改善,學校可能會建議其轉學至其他適合的學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規定是普遍的原則,但各校可能會依據自身校規,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主動了解自己學校的出缺席規定,並確實遵守。

總而言之,高中曠課雖然不一定會直接導致退學,但累積過多的曠課記錄絕對是一個警訊。它會啟動學校的輔導機制,提醒你必須正視自己的出勤問題,積極尋求協助。避免曠課,不僅是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是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益的重要一步。 千萬不要輕忽曠課的影響,及早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才能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學生權益 #曠課 處分 #高中 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