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睡眠呼吸中止?

6 瀏覽次數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睡眠品質差、白天疲勞嗜睡,並影響注意力。常見症狀包含嚴重打鼾、親友觀察到呼吸中斷、夜間頻尿與胃食道逆流,以及早晨頭痛等。若有類似情況,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鼾聲如雷,呼吸停頓?你可能得了睡眠呼吸中止症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已成為普遍現象。然而,單純的睡不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造成的睡眠品質下降,可是大相逕庭。後者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潛藏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嚴重健康風險,不可輕忽。究竟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呢?

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解說,協助您初步判斷是否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請記住,以下資訊僅供參考,最終診斷仍需仰賴專業醫師的評估與檢查

一、症狀觀察:自己與旁人皆為關鍵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並非單一指標,而是多種症狀的綜合表現。您需要從自身感受和旁人觀察兩個面向進行判斷:

(一)自身感受:

  • 嚴重打鼾: 這可能是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察覺的症狀。然而,打鼾本身並不代表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劇烈、持續時間長的打鼾,伴隨其他症狀,則值得重視。 請注意,這裡指的不是輕微的打鼾,而是震耳欲聾、甚至能震動床鋪的鼾聲。

  • 白天嗜睡疲勞: 即使睡了很久,白天仍感覺疲倦、注意力無法集中、反應遲鈍,甚至在開車或工作中出現睡著的狀況,這些都可能是睡眠不足的警訊,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正是造成睡眠不足的元凶之一。

  • 晨間頭痛: 睡眠中呼吸 repeatedly 中斷,會造成腦部缺氧,起床後容易出現頭痛。

  • 夜間頻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交感神經系統的紊亂,增加夜間尿意。

  • 胃食道逆流加劇: 同樣由於交感神經系統的影響,以及睡眠姿勢的改變,可能使胃食道逆流症狀更加嚴重。

(二)旁人觀察:

旁人的觀察往往更能提供客觀的證據:

  • 目擊呼吸停止: 這是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指標。您的伴侶、家人或同寢室友,是否觀察到您在睡眠中呼吸暫停數秒甚至數十秒,然後伴隨突然的喘息或打鼾聲?這表示您的呼吸在睡眠中出現了明顯的中斷。

  • 睡眠姿態異常: 睡眠中頻繁翻身、肢體動作較多,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

二、風險因子:您是否屬於高風險群體?

除了上述症狀,一些風險因子也增加了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性:

  • 肥胖: 頸圍過粗,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更容易罹患本症。
  • 高血壓: 這兩種疾病常伴隨發生。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也較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
  • 家族病史: 有家族成員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者,風險也會增加。
  • 年齡: 中年男性罹患率較高。

三、尋求專業協助:別讓鼾聲掩蓋健康的警訊

如果您發現自己符合上述多項症狀,或屬於高風險群體,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醫師會進行詳細的問診、身體檢查,必要時會安排睡眠檢查 (Polysomnography),以確定診斷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別讓看似簡單的打鼾,埋藏著潛在的健康危機。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擁有更健康、更優質的睡眠。

#呼吸中止 #睡眠呼吸中止 #睡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