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一罐會超標嗎?

23 瀏覽次數

酒駕標準下修至0.15毫克/毫升,一瓶330cc啤酒就可能超標!新年新制上路,喝湯都可能酒駕,小心荷包失血1.5萬到9萬元罰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一罐啤酒真的會讓你荷包大失血?酒駕新制下的微醺風險

新年新氣象,但可別讓「新制」變成「薪事」,尤其是酒駕相關法規。最近許多人都在討論:「現在酒駕標準那麼嚴格,喝一罐啤酒真的就可能超標嗎?」答案很可能讓你驚訝,但事實的確如此。

新的酒駕標準已經下修至呼氣酒精濃度 0.15 毫克/毫升(或血液酒精濃度 0.03%),相較於以往的標準,確實嚴格許多。這也意味著,即使只攝取少量的酒精,都有可能觸法。那麼,一罐常見的 330cc 啤酒,到底會不會超過這個標準呢?

答案並非絕對,而是取決於多項因素:

  • 個人體質: 每個人的身體代謝酒精的速度都不一樣。體重較輕、女性、年長者,通常酒精代謝速度較慢,更容易超標。
  • 飲用速度: 快速飲用會讓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迅速升高,超標的機率自然也會提高。
  • 空腹與否: 空腹喝酒會加速酒精的吸收,讓酒精濃度快速上升。
  • 啤酒酒精濃度: 不同品牌、種類的啤酒,酒精濃度差異很大。選擇酒精濃度較高的啤酒,更容易超標。

因此,簡單來說,對於體重較輕、代謝較慢的人,或是空腹快速飲用一罐酒精濃度稍高的啤酒,的確很有可能超過 0.15 毫克/毫升的標準。

更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除了酒後開車會受罰,酒後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也可能觸法! 甚至,連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例如薑母鴨、燒酒雞等,都可能因為殘留在口腔或體內的酒精而造成誤判,引發爭議。

面對如此嚴格的酒駕新制,我們應該如何自保?

  • 堅守「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 這永遠是最安全、也最負責任的做法。
  • 聚餐時選擇代駕或搭乘大眾運輸: 現在代駕服務方便普及,利用這些資源能有效避免酒駕風險。
  • 飲用含酒精食物後,務必休息一段時間再開車: 確保體內酒精完全代謝,才能安心上路。
  • 購買酒精測試器,自我檢測: 若不確定是否超標,可以利用酒精測試器自我檢測,確保自身安全。

新制上路,目的在於保障所有用路人的安全。雖然標準嚴格,但只要我們確實遵守相關規定,並保持警惕,就能避免觸法,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別讓一時的疏忽,讓荷包大失血,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謹記,安全第一,微醺的風險,我們承擔不起。

#啤酒 #檢測 #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