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可以看小孩嗎?

14 瀏覽次數

家暴離婚後,是否能探視子女,法院會依個案情節審慎評估。若曾有對子女施暴紀錄或對受暴方構成威脅,法院通常會限制或禁止探視,以保障孩子及受暴者的安全。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家暴陰影籠罩下,孩子的天空還能湛藍嗎?談家暴離婚後的探視權

家暴的殘酷,不僅撕裂了婚姻的連結,更深深地在孩子的心靈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當婚姻走到盡頭,離異的父母雙方對於孩子的探視權,往往成為爭議的焦點。尤其在牽涉家暴的案件中,孩子的身心安全更應被擺在首位,探視權的賦予更需謹慎權衡。

家暴離婚後,施暴者是否還能探視子女?答案並非絕對的「能」或「不能」。法院會依據個案的具體情節,進行全面的審慎評估。

首先,子女的意願至關重要。孩子是否願意與施暴者見面?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是法院考量的關鍵因素,尤其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法院會更加重視他們的意見。

其次,施暴者的行為模式和悔改程度也是評估的重點。施暴者是否真心悔過,是否積極尋求專業協助,例如接受心理輔導或戒除暴力課程,以改變其行為模式,避免再次施暴?這些都是法院會審酌的因素。

再者,過去的家暴紀錄是難以抹滅的證據。若施暴者曾對子女施暴,或對受暴方持續構成威脅,法院通常會限制或禁止探視,以保障孩子和受暴方的安全。例如,法院可能規定探視需在社工的陪同下進行,或是只能透過視訊方式進行。

此外,受暴方的安全感也必須被考量。若受暴方對於施暴者的探視感到恐懼和不安,法院會考量如何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例如核發保護令,或規定探視地點需遠離受暴方的住所等,以確保受暴方及其子女的安全。

總而言之,家暴離婚後的探視權,並非施暴者的「權利」,而是以「子女最佳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法院會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在保障孩子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做出最妥善的安排。這不僅是法律的責任,更是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守護。 一個充滿恐懼和暴力的童年,將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唯有確保孩子在一個安全、穩定和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他們才能擁有健康快樂的未來。

#家暴 影響 #探視 權利 #親子 關係